【本报讯】 (记者 邹晨璐) 近日,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香蜜校区8年级学生赵鹤至研究的深圳市中小学探究式小课题《福田区中康社区公园的多功能设想》受到福田区人大代表的关注,形成了《关于建设社区公园多功能网络系统的建议》(下称《建议》),在深圳市福田区2020年度重点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交办会上被确定为区领导领衔督办的重点建议。
改造方案兼顾环保与文化
“我的出发点是通过此次研究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传达自己的环保理念,推动全社会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美好生态家园。”赵鹤至说,通过各方面了解情况后,他感觉到营造一个安全的水环境非常重要。
此时,赵鹤至参与了学校《海绵城市研究课程》的校本课程学习,对海绵城市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课程执教老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莫峻,推荐他和同学们研究周边社区公园的改造。在调研中,赵鹤至发现,一个社区公园如果能改造好,不仅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要,还能够满足周边20倍-100倍集雨面积的海绵城市的改造需要。于是,2019年4月,在莫峻的指导下,赵鹤至申请到了深圳市中小学探究式小课题。
在研究中,赵鹤至以家附近的中康社区公园为例进行了设计。设计中,他综合运用植草沟、雨水花园、地下蓄水池等手段,提出了以社区公园为网络的海绵城市改造计划。计划可实现完成灌溉自给自主,满足周边20倍-100倍集雨面积的海绵城市的改造需要,根本上杜绝水患、利用好水资源,完成2030年海绵城市改造目标。
“在这个设计中,提出打造集体回忆,保留土地记忆,让社区公园也焕发出独特的文化情怀。同时,在公园建造开放式阅览学习室,设立24小时自助取阅图书馆,营造书香城区,缓解老旧小区住所狭窄、学习空间不佳的问题。此外,设计方案中还解决了被普遍忽视的青少年运动场地问题,弥补了全民健康规划落实中的薄弱环节。”赵鹤至表示,他的这个方案还直面社会难题,提出了建立自行车地下立体停车库,建立共享单车停放网络。莫峻表示,该设计在海绵城市改造、文化传承、缓解社会问题等内容上进行了探索,是一次创新。
5大网络打造多功能系统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动公园建设,实现了“千园之城”的建设目标,据了解,现在已经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其中社区公园905个,占地1254.499公顷。按照政府规划,2030年深圳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应达到海绵城市要求,2035年全市公园总数力争达到1500个。
“我认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多功能社区公园将是实现目标,实现节能环保、宜居宜业、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赵鹤至表示,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做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
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出,以社园公园为节点建立五大网络,包括海绵城市网络、共享单车立体停车库网络、青少年运动场地网络、历史回顾网络和开放式阅览学习室网络。
新闻推荐
福田小学用科创教育进行特色办学。(记者刘虹辰徐丽文/图)深圳市2020年中考进入倒计时,家长们再次将目光转向福田这一教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