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面包店的员工工作中。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郑健阳
通讯员 章兴伟 文/图
在很多网红面包奶茶店里,喧闹是永远的主题。可在龙华区的一家面包店里,“无声”是他们的特色。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名为“无声面包树”的面包店,找到了“无声”的秘密——在这家面包店内,大部分店员都是听力障碍者,在这家面包店里,听力障碍者就业无障碍。
听障者成网红
市民慕名打卡无声面包店
面包店的LOGO是一个“耳朵”。走进面包店,几名员工默契地包装着刚出炉的土司,店里没有喧哗声。店内的装潢简单却别具一格,一墙的手语简笔画让来此消费的顾客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柜台上的一张海报提醒着这家面包店的独特。“我们听不见您的声音,但我们很乐意为您服务。”店内准备了手写板,如果有需要可以和店员联系。
听障者霞霞和小何正忙碌地打包土司面包,他们的同事会时不时过来和他们比划手语交流工作,如果手语应付不来,他们就会在手机上交流。20岁的霞霞刚来这里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包装好新鲜出炉的面包,收拾清理桌面。霞霞告诉记者,等过些日子,她就要开始学习制作茶饮了。小何于5月份就来到面包店工作,同事夸小何很厉害,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制作茶饮。最近,小何在面包店工作的视频被发到网络后,获得上千点赞,小何也成了网红,他不少市民还特地来面包店找小何买面包。
被听障者感动
面包店以“无声”命名
店主郑小艳告诉记者,她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听力障碍者,被他们的自强不息所感动。为了让听力障碍者能自食其力,她开设一家以“无声”为主题的面包店,为听力障碍者提供相应的职位。“品牌因我们的员工而命名,我们的大部分员工是听力障碍者。”面包店亲切地称呼听障员工为“无声员工”。据介绍,目前,面包店在职无声员工5名,储备无声员工5名。
在面包店内,顾客们低声交流,没有大声喧哗。郑小艳说,从专业技能角度看,无声员工和其他员工并没有不同之处,但他们的世界安静平和,可以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受外界打扰,能更为专注与执着地工作。无声员工通过写字板等工具,也能和顾客交流。不少顾客在这种交流之中感受到听障者的世界,能对听障者多一分理解,促进观念和文化上的无障碍。
就业无障碍
深圳一直在努力
在深圳,不少企业都在尝试为听力障碍者提供无障碍就业机会。
从2012年开始,肯德基中国首创“天使餐厅”模式,通过改造餐厅设备、改进管理模式等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为残障青年提供平等发展的就业机会,位于罗湖区深圳书城附近的肯德基餐厅就是深圳有名的天使餐厅。在肯德基天使餐厅,越来越多的残障青年不仅成功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价值,也更好地融入了社会,甚至借助自身优势回馈社会,实现了个体和社会的共赢。
深圳一直助力残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今年,深圳市各区对即将毕业的残疾学生进行了统一标注,并比对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实名制系统登记在册数据,掌握了本年度42名应届残疾毕业生的信息。市残联通过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做足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充分心理准备。为有序推进残疾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深圳市采用了“空中双选”模式线上网络招聘,企业与应届残疾毕业生达成近百次视频面试。目前共有6名学员通过网络招聘会如愿找到工作,多名学员与用工企业达成上岗意向。
新闻推荐
三地棋手汇聚 献上智慧盛宴罗湖2020年深成渝(城市)象棋团体赛举办
罗湖2020年深成渝(城市)象棋团体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