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园报道:28日,深圳市政协2020年第3场“委员议事厅”活动在盐田区举办。市、区政协委员和嘉宾们紧扣“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推进盐田城区品质提升”主题,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管理三方面内容,为盐田区城市品质提升建言献策。
产业规划注重“+智慧”
据了解,活动前,盐田区政协已组织委员们到多家单位以及多个项目建设现场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盐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
去年,盐田区通过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小梅沙两大重点片区通过几个项目带动,腾挪出69.47公顷的用地面积。未来,盐田区还将通过城市更新释放厂房、研发用房、物流仓储用房等近250万平方米。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该如何规划?
对此,政协委员王富海建议,盐田区在产业规划上需要强调“+智慧”的发展模式,将过去彼此分离的居、业、游的场景融合起来,适应未来的生活、工作、休闲方式,来促进各方面的升级和再发展。他还提到,盐田港是深圳发展区域整体航运的龙头,盐田区要做大做强智慧港航,尽力争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相关产业功能配置。
政协委员李馨则认为,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发展,离不开对中英街的规划。盐田可以利用多年培育的独有的街市氛围,从文化遗产角度打造一个最能体现本土港味的旅游天堂,将旅游与零售有机结合,创造新的协同效应,成为区内乃至全国的港货免税专卖热点或者港药专卖市场。
用地标建筑塑造国际化形象
城区的管理水平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政协委员谭彦丽建议,盐田要抓住城市更新这个重要契机,在大城市解决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上先行示范,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她还建议,要打造大梅沙山海串联慢行交通系统,让上山、观海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顺畅。
委员陈可石指出,在城市建设区的规划中适当提高用地的混合度,考虑不同性质用地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在源头上避免交通出行距离的增加,降低交通出行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土地开发量。
盐田区是旅游大区,也有委员提出,盐田并没有很著名的地标。“优秀的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形象表征和人文内涵,我建议沿着地铁八号线从沙头角到小梅沙沿途上,多建几座大型地标性建筑,塑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海城区形象。”唐英还建议,盐田区对标西雅图、悉尼等国际一流滨海城市,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山海与人文共同映衬、传统和现代有机交融的湾区新地标。
新闻推荐
没提供医疗服务就刷医保卡记账? 两家医疗机构被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漫画:冯大美没有提供检查、治疗、开药等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就可以直接刷参保人社保卡?这属于欺诈骗保,后果很严重!日前,深圳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