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红桂小学新校园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受访单位供图
9月1日是深圳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也是罗湖区红桂小学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经过两年半的原址重建和精心打造,家长和师生们期待已久的红桂小学新校园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罗湖区副区长宋强、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出席红桂小学新校园落成典礼。
“新校建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平台,有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团结与拼搏,红桂小学一定能够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通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红桂小学校长叶育枢在新校园落成典礼上表示。
●叶淑萍
1“大爱教育”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
教育的魅力,缘于大爱。
“我们回家啦!”9月1日一大早,叶育枢校长带领行政人员和老师在新校园大门口迎接学生,现场一幕暖心又有爱!
1929年,蔡屋围旅美华侨蔡泰华发起捐建燕贻小学,这是红桂小学的前身。在91年的办学历程中,红桂小学经历了“一易校址,二更校名,三变性质,四次重建”的办学路程,也积淀了厚重的校园文化。
2018年,红桂小学因整体拆除重建,进入“一校三址”借校办学(一二年级在红岭小学、三四年级在百草园小学、五六年级在红桂中学)。借校办学的这两年半时间,在叶育枢的带领下,红桂小学行政团队和教师队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克服了重重困难。虽然行政力量分散、师生分散,学校却始终保持形散神不散,无论是区里每年的质量检测、一师一优课、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还是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行动,红桂小学都取得优异成绩。
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孩子和老师在我这里你尽管放心!”借校办学期间,红桂中学校长凌志伟的这句话,叶育枢一直记在心里。为了表示感恩,在昨天的新校园落成典礼上,凌志伟、红岭小学校长张文晋、百草园小学原校长汤学儒被邀请到现场,并上台接受学生献花。
秉承“以大爱教育铸就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红桂小学将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有温度、敢担当、勇创新的新时代少年。在红桂小学,大爱体现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家校之间,并形成一种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红桂小学新校园建筑面积17358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12268平方米,地下5002平方米,学校功能场室齐全,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教学环境优雅,可提供30个班1500个公办小学学位。
为了打造与“学有优教”相匹配的学校氛围和环境,新建成的红桂小学从理念定位的顶层设计,师资与管理团队的打造,创局面、创质量、创特色与创影响等方面重新定位,为学校实现高起点、高要求、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方面,红桂小学新校园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景、记录行为、连接社群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了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将助力红桂小学实现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与科学决策,使学校整体实现智慧运行。
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未来也将在红桂小学呈现,在这种生态之下,教育将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同时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由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3以个性化培养赋能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到桂园中学执教一年了,郑柔琼老师身上仍有红桂小学的“烙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很有思想,悟性也很高!”桂园中学校长邓登江这样评价郑柔琼。
2014年8月,暨南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郑柔琼入职红桂小学,从一名教坛新秀成长为骨干教师,郑柔琼只用了4年时间。在2018年的深圳市第七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郑柔琼荣获二等奖;去年,她荣获第二届深圳市中小学“我最喜爱的班主任”,今年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红桂小学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居多(32岁以下53人)的特点,自2017年任红桂小学校长后,有一个习惯被叶育枢保持到现在:每年开学前,他都会让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份成长总规划,包括成长愿望、对学校的建议等。
“老师需要学校提供什么平台和资源,只要有利于他们成长,学校都会全力支持,我们希望通过个性化、量身定制的培养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赋能。”叶育枢表示。郑柔琼就是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快速成长起来并脱颖而出的。去年9月,郑柔琼以过硬的功力和优异的表现入职罗湖名校桂园中学。在红桂小学,入职仅4年时间的王碧莹同样也成长得非常快。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红桂小学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师徒结对,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一对一地学习,一对一地点评,全方位带动新教师成长。
得益于“大爱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如今,红桂小学有着一支尚教乐教的博雅型教师队伍,随着本学期10位青年老师的加入,红桂小学整个教师队伍也更有活力。
4“七个点”方略助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校园,新目标,新征程。
以新校园投入使用为契机,红桂小学擘画了未来发展的新蓝图、新目标,提出了红桂小学发展强校的“七个点”方略:提升动力“核心点”,实现干部作风精细化;狠抓发展“关键点”,课程构建多元化;促进队伍“生长点”,教研要求“背靠化”;夯实队伍“支撑点”,师资建设目标活力化;狠抓管理“突破点”,管理目标制度化;营造育人“灵活点”,校园打造“大爱化”;提升质量“终极点”,质量发展优质化。
在课程建设方面,红桂小学将着力做好两件事:其一,要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其二,要实现校本课程的多元化开发、开设。“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学生的特长和需求为导向,我们将开发包括艺术特长类课程、兴趣活动类课程、学科深化类课程、技能活动类课程等等。”叶育枢表示。
人文化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红桂小学将继续秉承“大爱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有爱心的学生,从爱同学、爱学校延展为爱父母、爱社会、爱祖国,让校园处处洋溢着爱,处处享受着爱,让师生时时感受着爱,事事体现着爱,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记者林园宋王群通讯员舒磊上下学高峰时段,家长车辆无处停放、交通拥堵路过车主叫苦不迭……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