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睿诗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教师)
深圳距家近两千公里,老家小城还没通高铁,绿皮车需要坐20余小时,晃晃悠悠,将我从北方小镇带到了南方鹏城。
离开家的时候,母亲非常失落,用央求的语气再三问我:“离家那么远,你真的要去吗?”我回答:“我要去!”我毅然决然的语气让母亲放弃了劝说。她还有些话想说,但看到我义无反顾的决心也就转身不再看我。
独自背着行囊,我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憧憬着未来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周围的钢筋混凝土,东奔西跑忙碌着的工人,路上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这一切无不彰显着这个城市的活力。他们在搭建城市的骨骼,而我将要播撒知识,成为塑造这个城市灵魂的一份子。
一位新老师,一座陌生的城市,一所陌生的学校,一本陌生的教材。我承认,在最初我胆怯、紧张又焦虑。时间不会等你做好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一天天将我推向那个我心向往之但又陌生的三尺讲台。
来到深圳,针对新教师的一系列培训开始了。这些培训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学设计到班级管理,从学生成长到教师个人成长。在培训中,我意识到原来做老师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日新月异的科学教学管理方式已经在慢慢实践与推行,而我刚好是要接棒的新一代青年教师。
走上讲台之前,我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在脑海中搜索从一年级到研究生遇到的各位老师,想从他们身上找到经验与启发。我想到小学常老师常常在课上夸我会讲故事,“小脑瓜真不一般,老师都沉浸在你的故事里了。”我想起初中王老师总是说我勇气可嘉,“你总是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你都是最棒的。”我想起高中于老师微笑地对我说:“勤奋爱读书的孩子会有最好的收获!”在那12年里,我正在成长的心灵充满了这些温柔又充满力量的话语。这些话一直让我相信,我是优秀的孩子,所以我要表现得更优秀。回想起这些,我知道了,我要成为一个善于鼓励、让学生心灵充满阳光的老师。
后来,母亲病重,我边教学边担心着她的身体。以前自己学《秋天的怀念》《散步》时无法理解深层的内涵,就算说出来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现在作为老师,给学生上课时还没开口已经泪流满面。学生不知所措,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也有个《秋天的怀念》中的妈妈。学生听后,这节课就上得格外认真与用心。他们尊重、保护着我的情感,试图在课文中理解我、安慰我、与我沟通。我所播撒的爱有了收获,学生们也以爱回报我。
现在看着学生们稚嫩的脸,纯洁、不谙世事。我也曾从这个年龄走过,他们恰如那年的我,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为每一门功课读读写写,为一次考试而忐忑,为一次举手而紧张,为一次成绩而哭泣。课堂上四五十名学生,家庭不同,性格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我所传播出去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已经通过课堂这条线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有未知的迷茫,也有美好的预期,在以校为家的日子里,班里的孩子就成了我的“家人”。
十几岁的学生们未来无限,不就是我一个刚入职新老师的无限未来吗?所有的不忘初心,都是无怨无悔,热爱可抵未来的岁月漫长。
新闻推荐
胎龄不到24周、出生体重500g的早产危重儿,该如何救治?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2019年经受住了这场空前的考验。近日,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