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有一位对孩子天性理解透彻的领路人。
一所好学校,还需要有一群追求真理、充满幸福感的老师。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让学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
对学校教育进行大改革并非易事,但我们总该先树立追求真教育的意识。我们做不到完美,甚至可能受限于各种条件做不了很多,但我们总该先想到。
□ 黄晓霖
有一张照片,看过之后很多年依旧让我印象深刻:某地某校的高考班里,一大片学生边打吊瓶边复习,场面十分壮观,被称为“史上最刻苦班级”。还有一些场景,更普遍也更让我心悸:中考、高考后,总会有学生把积压多年的教科书、参考书、试卷撕个粉碎,漫天挥洒。
教育本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很多学校正在以教育的名义剥夺学生的健康、兴趣,剥夺学生终身学习的动力,剥夺学生快乐生活、享受人生的情趣。
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个性的思考。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认为,好的教育和好学校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找到这些特质,努力践行,才能找到开启真正教育事业的钥匙。
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有一位对孩子天性理解透彻的领路人。还记得我的孩子在读幼儿园时,表现乐观、积极,老师们对他评价很高;这所幼儿园环境一流,教育理念先进,在社会上的口碑不错。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我的孩子并不因此迷恋学校,他不是特别喜欢呆在幼儿园里,反而喜欢放假,喜欢在家里,觉得在家里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孩子的天性是什么?”这一问可能是所有教育者从教的思考起点,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会被“置之脑后”。龙岗有一所学校领路人把教育理解为“顺应天性,培育人性,发展个性”,我认为十分到位。这所学校的校园建设和长远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都渗透了对“天性、人性、个性”的深刻理解。
一所好学校,还需要有一群追求真理、充满幸福感的老师。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复制,但其中的人和文化无法复制,实现真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有一群追求真理、充满幸福感的教职工。“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加重要”。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培养一群能追求真理、幸福生活的学生,自己首先就应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我们的教师对我们追求的生活都没有信心,牢骚满腹,那我们的学生又怎么能够明白他们学习的意义何在。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带微笑地去面对学生时,我们不仅是在传递友善,更是在激励学生对幸福生活的信心。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让学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我们称赞一所学校,总会说“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但最有权利评价学校的人,其实并非家长,当然更不会是上级行政部门、教育专家,而是学生。学生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学生才是校园舞台最中心的主人公。
几十年来,教育界有这样一种打造“名校”的套路:首先是媒体记者发现挖掘,然后是学校校长四处宣讲,最后是专家把学校的成功之道提升到理论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有媒体的声音、校长老师的声音、专家的声音,甚至有家长的声音,唯独没有学生的声音。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让世人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校长。这种由学生发出的声音才是真正令人信服的,才会让千千万万的读者相信“巴学园是一所让学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
什么是真教育,什么是好学校,是非常大的命题,绝非寥寥数语就能讲清楚。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天然的责任去思考这两个问题,然后把思考所得一点一滴地落实到实践中。学校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大改革并非易事,但我们总该先树立追求真教育的意识。我们做不到完美,甚至可能受限于各种条件做不了很多,但我们总该先想到。
作者系万科城实验学校副校长
新闻推荐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关于[宝龙工业城地区]法定图则03-22-02、03-22-05地块规划调整的公示
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产业发展空间,拟对[宝龙工业城地区]法定图则03-22-02、03-22-05地块进行规划调整。该规划调整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