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龙在工作岗位上为居民办事。受访者供图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阳光帅气,棱角分明的脸上总是绽放微笑,他是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办事处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分中心沙湖网格中队长廖小龙。“网格员,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坪山土生土长的廖小龙退伍后,怀揣着公仆梦应聘成为一名网格员,至今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近八年,从初时手足无措的“网格小白”,蜕变成经验丰富的“网格老将”。这些年来,廖小龙荣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深圳市首届百名优秀网格员”“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50多项荣誉及奖励。
怀揣公仆梦
成为坪山区一名网格员
1988年出生的廖小龙经过军旅生涯的磨砺,让他身上有股军人特有的韧性,他说做网格员扎根基层,帮群众排忧解难,圆了当人民公仆的梦。2013年,他成为坪山智慧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员工,负责六联工作站中31栋楼房,1000多套房子的采集工作。
坪山区楼房多是自建房,几乎没有电梯,所有网格员登记信息全都要爬楼梯,十分辛苦。网格员工作复杂繁琐,廖小龙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开展创新型工作模式。他为辖区工矿企业、“三小场所”建立安全隐患巡查台账;还建立了“全房东楼长”花名册,让房东楼长掌握第一手资料,按他自己的话来说,“花名册是直观翔实第一手资料的重要载体”。
廖小龙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辖区的楼长、房东等都十分信赖他。在2014年坪山首届“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中,楼长、房东们成为廖小龙亲友团的一份子,为他助阵加油。2016年,工作优异的廖小龙当上沙湖网格中队中队长,成为坪山最年轻的中队长。
台风天冒雨转移
危险区域群众200余人
2018年9月18日,台风“山竹”席卷全市,沙湖辖区不少地方因地势低洼出现洪涝积水,部分地方积水深达2米。从9月15日晚上8时开始,深圳已将台风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启动防台风和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坪山区三防指挥部同步启动防台风和防汛Ⅰ级响应,全区进入台风特别紧急防御状态。廖小龙作为沙湖网格中队长,第一时间安排网格员分5组26人全面巡视辖区,彻底摸清受灾情况,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200余人。
屋外狂风咆哮,暴雨如注。社区农科中心属于低洼片区,且简易建筑较多。在转移安置时,有个别居民存在侥幸心理,不愿转移。廖小龙闻讯,立即赶到该居民家中,亲自做劝说工作,最终说服住户转移。为了确保低洼地区群众全部妥善转移,廖小龙穿上雨衣和同事、社区工作人员逐一走访。
台风过后,廖小龙带领网格员来到受灾严重的居民小区,清理道路上倒伏的树木及障碍物。在清理过程中,廖小龙全身湿透,手上被刮伤好几处,他依然坚持和同事们一起把倒塌树木、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畅通,才赶回社康医院简单包扎。
疫情期间带病坚守
多次深夜入户排查
1月22日,接到上级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通知后,廖小龙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部署。他将自己编入防疫卡点,和网格员一同站岗执勤并肩战斗,登记返深人员信息,协助房东楼长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和社区“三人小组”、街道数据组无缝对接每日采集数据,无论刮风下雨,扎实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抗疫初期,廖小龙因风湿性关节炎发作,腿部疼痛,医生开具一周病假要求他在家休息,但他吃着止疼片,仍然与同事深夜排查重点地区人员信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让他们了解最新疫情信息,他在防疫告示上留下私人联系电话。每天,他几乎要接听一百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群众的来电咨询,均一一予以解答。
今年5月1日,深圳市总工会对他颁发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以示嘉奖。从业八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挑战中,这位年轻的网格中队长,用汗水和热血为坪山区织出一小方幸福网。
新闻推荐
海内外生物大咖齐聚坪山,探讨疫苗创新首届大湾区疫苗峰会举行,近300名专家学者等出席
首届大湾区疫苗峰会举行,近300名专家学者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