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德行教育是让孩子从小进行“务实”教育,如通过活动进行责任、规则、磨砺教育。
说到底,德行的教育只能是行为教育,而不是逻辑说教,更不是空洞地讲道理。
德行教育“虚实”结合,更在“实”,实际的生活、实际的挫折、实际的苦难等才能夯实德行的“内核”,才能让人厚德行远。
□ 杨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立德是树人的核心要素,是德行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人之为人的方向教育。但在实践中,我们的德行教育往往是虚实不分,虚多实少,务虚废实。
从德行教育内容要素向量来看,我们往往让孩子从小要有“梦想、理想”“奋斗、奉献”“未来、前途”等“务虚”的教育内容要素向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有梦想,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工程师、要当宇航员——到了初三,孩子就只想多睡一会儿了,最好别做梦,睡实一点,免得上课没有精神。其实,理想的德行教育是让孩子从小进行“务实”教育,如通过活动进行责任、规则、磨砺教育。这些务实教育让学生在“可感知、可捉摸、可操作”的德行活动过程中,去获得德行的知与行。
从德行教育方式方法向量来看,德行教育的课堂远不是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而是一切施加给受者身上的德行活动、德行行为。说到底,德行的教育只能是行为教育,而不是逻辑说教,更不是空洞地讲道理。好的德行行为,才能滋养教育出好的行为,也就是常说的“有样学样”。当我们在痛心疾呼“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呼喊认知阶段,关键是要推进到行动阶段。如果孩子身边人人都是有德之人,通过这样良好的德行生境,自然能熏陶、潜移默化教育出有德行的人。
最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就有这样的鲜活例证。《守则》一共9条,每条都是“前虚后实”,前面“抽象模糊写虚”,后面“形象具体写实”。如第8条:前面的“珍爱生命保安全”是“抽象模糊写虚”,后面的“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是“形象具体写实”。如果我们在实际教育中不认认真真落实后面“写实”的活动,前面的“写虚”目标是难以达成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抓住了前面“写虚”的认知教育,而忽略了后面“写实”的行为教育。
“写实”的德行教育,只有在活动实践中才能达成行为教育的目的。比如,自理教育系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拿,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这些德行教育都是“写虚”的认知教育,要学生在行动、活动中贯穿这样“写虚”的德行教育价值取向后,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才算达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写实”目标。想想,每天早晨许多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上学路上替孩子背着书包,简直就是一道“失德”的风景。
不背书包,书包太重;不经历磨砺,学习课本已经是磨砺了;不能批评,批评易伤自尊,只能鼓励表扬……德行教育都在“虚”的认知领域打圈,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失衡的认知教育,教出的学生能考高分,不能遇挫折,风吹易“断”,雨淋易“伤”,雷打会“惊”。
德行教育“虚实”结合,更在“实”,实际的生活、实际的挫折、实际的苦难等才能夯实德行的“内核”,才能让人厚德行远。
作者系龙岗区实验学校校长
新闻推荐
500粉丝大运中心观战英雄联盟S10全球总决赛 龙岗“一条龙”政策护航电竞发展
深圳晚报讯(见习记者郑志鹏)昨日,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上海进行,深圳大运中心设线下观赛区,500名“召唤师”齐聚观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