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感恩改革开放”交响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首演。
深圳交响乐团“悲怆的乡愁”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奏响。
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近日,深圳交响乐团连续两场音乐会取得了较大反响,为鹏城观众交口称赞。
一场是“梦想之城”——罗湖区“感恩改革开放”交响音乐会,用包含原创曲目的音乐艺术展示乐团推动中国交响作品创作的使命;另一场是深圳交响乐团2020-2021音乐季的重磅演出——“悲怆的乡愁”音乐会,其中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通过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展示了中国演奏家演绎世界经典的辉煌技巧和大师般的风范与能量。
深圳交响乐团成立于1982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正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一流乐团”迈进。乐团现任团长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聂冰,音乐总监是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顾问,德国指挥大师克里斯蒂安·爱华德为终身指挥,著名音乐家谭盾为首席客席指挥。
深圳交响乐团一向重视民族交响乐作品的创作,精心组织创作的大型原创作品《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人文颂》《我的祖国》等受到了业界专家、听众和媒体一致好评。每年定期举办的深圳本土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已成为深圳文化强市战略的一张亮丽名片。“追求一流,服务大众,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
“感恩改革开放”交响音乐会 用耳朵把罗湖游历一遍
作为罗湖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点活动,“梦想之城”——罗湖区“感恩改革开放”交响音乐会11月2日晚在深圳大剧院首演。音乐会由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交响乐团承办,邀请了张千一、朱彬、刘元举等国内知名作词作曲家,创作了原创曲目。
罗湖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创演一场富含罗湖元素、展现罗湖水平和激荡罗湖情怀的主题交响音乐会,热情讴歌特区建立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区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双区建设”和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重大机遇,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推进罗湖振兴发展。
罗湖区“感恩改革开放”交响音乐会由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半场为时长35分钟的大型合唱交响曲《希望》,下半场为时长35分钟的交响诗《逐梦》。
大型合唱交响曲《希望》主要展现了罗湖在特区前20年的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和历史地位,包括引子《春天的故事》和3个乐章《走向深圳》《沸腾的红土地》《说给大海》,其中《春天的故事》为原创歌曲,用全新音乐元素铺开对深圳的深情倾诉,给人以鲜活新颖的感觉,主题思想和艺术指向都很鲜明。
交响诗《逐梦》在承接合唱交响曲《希望》的基础上,重点讲述罗湖在特区后20年的建设中的继续前行和未来展望,包括《山水之城》《美丽蝶变》《老街故事》《花市飘香》《逐梦湾区》5个乐章。每个乐章各具特色和个性,通过交响乐与女高音独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等表现方式,并融入渔歌、潮汕锣鼓等岭南音乐元素,使得叙述内容层次丰富、引人入胜,给人以心灵的共鸣。
现场气氛浓厚、观众投入,有观众在欣赏完音乐会后表示:“音乐会非常有创意和格调,感觉用听觉把特区40年,特别是罗湖的历程走了一遍,而且上下半场的内容很好的体现出罗湖在以前和现在甚至未来的成就和规划等,令人耳目一新!”
“悲怆的乡愁”音乐会
聂佳鹏完美演绎德沃夏克作品
11月6日晚,深圳交响乐团“悲怆的乡愁”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奏响。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柴昊夫执棒,青年大提琴家演奏家聂佳鹏担任独奏,两位音乐家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与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音乐会上半场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最受听众喜爱的作品之一,作曲家把美国的民间音乐和祖国的民谣巧妙融为一体,极其优美的旋律和意境使作品产生了不可抗拒的魅力。这部作品在全世界所有器乐协奏曲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是世界卓越的大提琴演奏家的保留曲目和各国音乐会的热门曲目。
担任《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聂佳鹏,1989年出生于深圳一个音乐家庭,16岁以优异成绩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投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教授门下深造,之后获全额奖学金赴德国汉堡国立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6年以满分成绩获德国最高演奏家博士文凭。
聂佳鹏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多次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各国巡演,多次与国内外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受邀在欧洲多个著名音乐节上担纲演出大提琴协奏曲经典作品,艺惊四座。他还多次与世界级钢琴大师Bruno Canino联袂在意大利举办独奏专场音乐会,受到大师的高度赞扬和听众的热烈欢迎。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长度之长,难度之高,织体之复杂如同交响,是对演奏家全方位素质与能力的考验,说它是“大提琴协奏曲之冠”并不为过。因此对于一个年轻演奏家而言,选择这样一首曲目,就相当于选择了压力与冒险。但聂佳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在深圳交响乐团极具张力的长序奏之后,聂佳鹏沉着临阵,笃定间果敢地一弓下去,执着坚韧,连续地跋涉攀登,左手大幅度移动把位,简直没有喘息机会——这是闯关夺隘。经过一阵豪迈的穿越,拓开了一片温馨芳草地。德沃夏克那种特有的抒情段落,绽放了聂佳鹏内心的丰盈温暖与优美动人的表述。
乐曲第一乐章充分显示英雄本色,音乐充满激情和内在的坚毅力量。第二乐章充满抒情的温暖和深刻的人情味,聂佳鹏奏出了作者本人珍贵感情的流露。第三乐章具有昂扬的节庆特点和鲜明的英雄性色彩,尾声如史诗般辉煌,最后乐队以一段强有力的全奏作为结束。
现场观众带着满满的期许而来。聂佳鹏不负众望,以辉煌的技巧和大师般的风范与能量,带着乐队和观众,一路穿山越岭,在高山之巅将瑰丽霞光定格。演奏结束时,观众掌声雷震如潮,叫好声一片,聂佳鹏反复出台谦恭谢幕。
而音乐会下半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堪称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顶峰,也是世界音乐殿堂上的一颗闪亮明珠。柴可夫斯基忧郁的性格、厌世的情绪、对死亡的预感、对人生的绝望,完全倾泻在这部作品中,乐曲所表现的悲凄、绝望,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弦。
新闻推荐
罗湖诞生首批8所粤港澳实验校 共享跨地教育融合优势 组建大湾区教育研究部
【本报讯】(记者魏秧子)日前,罗湖区召开主题为“共创·共享·共生·共荣”的粤港澳教育交流研讨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罗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