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龙华街道组织爱心企业到临时避难场所开展招聘,解决部分滞留人员就业问题。
专题
“面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你们的付出比亲人还多……”2020年7月22日,在龙华街道的多方协调下,经过71天的爱心接力,在外流浪十多年的凌伟(化名)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湖南衡阳老家。他的弟弟在微信群中发来了一大段话,向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龙华街道位于龙华区中部,管理服务人口多,流动人口大,社会情况复杂,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很大考验。为了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等困境群体的救助工作,龙华街道牵头,建立了街道办、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五级联动机制。
形成五级联动机制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救助凌伟是龙华街道“五级联动机制”的又一次快速响应。当时,凌伟精神有点失常,状态十分差,并不适合集中救助。在确保凌伟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如何快速帮助他找到家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龙华街道发动了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救助中。可可沙龙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凌伟流浪的消息。没想到的是,消息发出后,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很快,湖南省衡阳县公安局的黄警官与龙华街道取得了联系,最终才促成凌伟能够顺利回家。
事实上,社会组织是龙华街道救助困境群体的重要力量。在今年疫情期间,龙华街道与辖区公益组织携手合作,成功帮助33名在深流浪人员返乡安置。
“五级联动机制”目前已在常态化运行。龙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委政府牵头、专业机构介入、社会组织参与,“五级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了政府、企业、社区、家庭、社会组织等多维主体资源,这有助于对困境群体进行分类疏导和精准帮扶,帮助他们重获新生。
人文关怀+授人以渔
助困境群体重回生活正轨
“每次聊天前,他们都起身迎接我,结束后也起身相送。聊天时桌子上备着饮用水、纸巾、小零食和纸笔。”谈起在龙华街道流浪人员救助安置点(以下简称“安置点”)里的服务细节,30岁的待业青年魏然(化名)感慨,“社工人员总像普通朋友一样,让我放下警惕。”
在疫情暴发之后,龙华街道于1月29日迅速建立集中救助点,按照自愿进入的原则,接收排查发现的流浪人员,提供24小时基本生活保障。在安置点内,魏然曾多次与社工进行面谈,面谈结束后,社工还会送他一张“心灵鸡汤”小卡片,“他们愿意倾听我的更多想法,并及时反馈。”
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与生活救助的同时,龙华街道还携手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启动“困境人员社会工作个案服务”项目,通过与受助对象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为困境群体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此外,街道还引入了企业进行现场招聘,帮助他们生活回归正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竟为流浪人员等困境群体提供生活保障不是长久之计。”龙华街道统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为他们建立自我奋斗的渠道,引导他们重回生活正轨。”
统筹:邱墨山
文/图:邱墨山 王童 孙运良
制版:李斌 邓诗君 黄永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丁小梅通讯员潘佳荣黄蕾)近日,龙华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二审发回重审的工业园区房屋租赁案件,涉及实际租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