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邹晨璐 通讯员 颜慧敏) 为进一步推进福田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引领福田教育信息化迈向3.0体系,促进区域智能教育整体跨越发展,12月1日下午,福田区AI赋能教育交流分享会暨AI赋能教学实验学校联盟成立大会在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举行。会上宣布了17所联盟校名单,并为其授牌。
推动AI与教学深度融合
本次会议旨在展示《福田区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2019-2020年)实施方案》落地实施的阶段性成果,为未来福田区AI赋能教育的发展和路径指明方向。
据了解,早在2016年,福田区就提出AI赋能教育发展的目标。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在智慧城区的建设上,福田的基础教育也先行先试。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表示,福田区教育的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慧化、智能化,在教学服务、学校运维、智能课程、监测评价、治理创新等方面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
会上,福田区教科院院长郭其俊、深圳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曹晓明为17所联盟学校授牌。联盟的成立将为学校、教师搭建合作交流、携手共进的平台,是推动福田区AI赋能教育往前迈步的重要抓手。
联盟成立后,福田区还将组织开展各学科的AI赋能教学应用研究,总结和分享优秀案例和经验,为各学校AI赋能教学指明方向,推动AI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效能,实现区域教育整体水平跃升,打造“学有优教”高地。
随后,福田区下沙小学、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作为AI赋能教学实验学校的代表,分别以学校开展AI赋能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经验和成果。
实施“三步走”战略
据了解,在本次会议前,福田区教科院联合人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对开展AI实践的学校进行了走访调研,并深入了解一线教师在AI赋能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会议现场,曹晓明结合前期的调研情况,以《变革与融通: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发展》为题作了微讲座。
曹晓明指出,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要赋的就是“人之所不能”。新技术的出现正在为教育带来无限可能,面对新技术,教育者要谋“变”。对此,他提出若干建议: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武装”,做到全员信息素养的多维提升,同时革新教育思维,将用户思维等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其次,在空间上“武装”,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教育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打造智能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环境支撑,推动“智能+校园”。
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表示,福田AI赋能教育将坚持“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赛道,以硬件搭建和基础环境建设为主,启动资源库建设,推动AI课程先行;第二步是建范式,以应用赋能、资源供给和教学范式进化为主,把技术、装备、资源都融合到教与学及治理优化之中,构建AI赋能教育新生态;第三步是立标杆,以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提高教育效能。
17所联盟校
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福田区教科院附属中学
福田区科技中学
福田区上步中学
福田区黄埔学校
福田区福民小学
福田区岗厦小学
福田区福田小学
福田区景鹏小学
福田区莲花小学
福田区梅山小学
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
福田区上沙小学
福田区下沙小学
福田区新沙小学
福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
新闻推荐
挥别老屋早交房 甘当“说客”宣讲忙 广大业主积极支持地铁13号线项目(公明段)土地整备工作
协商谈判第2小组与业主麦先生现场确认征迁相关事宜。协商谈判第3小组为业主卓先生讲解签约相关事宜。“感谢您为地铁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