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街道樟坑社区平安志愿者骨干开展议事活动。
家住民治街道樟坑社区的居民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社区的街头巷尾多了不少身穿红马甲的“平安志愿者”。这支200余人的社区楼栋长“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协管、安全教育、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为社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这是龙华区2020年度非户籍人口融合共治深化改革中,民治街道重点推进的“平安民治 志愿樟坑”民治街道城中村志愿参与行动。
龙华区是深圳市产业大区,也是人口大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330万人,户籍人口仅50万人。非户籍人口总量大、产业社区密度高,本地居民和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合度低,社会结构脆弱,是龙华区的基本区情之一。近年来,龙华区以“融合龙华”为社会建设目标,积极拓展非户籍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渠道,推动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合。瞄准非户籍人口主力军——产业工人群体实施的“产业工人参与型治理模式创建”改革项目,2018年入选“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省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今年,龙华区委政法委立足区情,积极谋划,结合实践经验,继续推动龙华区非户籍人口融合共治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非户籍人口和谐共治机制,探索城中村、产业园区和花园小区分类治理机制。
“我们多次召开深化改革座谈会,讨论各街道关于推动非户籍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改革项目,明确项目具体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据龙华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启动龙华区2020年平安创建专项经费社会治理类项目申报工作,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优化,对13个项目给予341万余元的经费扶持。
根据《龙华区2020年度非户籍人口融合共治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龙华区委政法委统筹推进龙华景乐南北片区激活闲散劳动力“破茧行动”、“党建引领 三社联动”观澜城中村物业管理提升行动、“共创共建融合启赋”观湖鹭湖花园社区赋能行动、“平安民治 志愿樟坑”民治街道城中村志愿参与行动、“五治共融 和美玉田”大浪玉田新村自治提升行动、福城街道来深建设者参与安全治理双向赋能行动等各项改革举措。
与此同时,龙华区委政法委还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公益联盟(现有成员21家)的协同作用和社会治理公益服务中心治理载体作用,开展各类社会治理主题活动148场次,服务1万余人次,孵化培育社区治理类项目3个;依托在龙华街道、福城街道建设的共治阵地,提供教育宣传、安全体验、心理服务和议事协商等共治服务;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心理服务阵地67个,开通心理服务热线30条,服务辖区群众1.3万余人次,咨询干预1.2万余人次,心理筛查评估2.8万余人次;在51个社区创新推广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以“文字+图片+二维码”形式制作“告示牌”,将出租屋安全信息全部“晒”出来,引导租客与业主共同打造安全宜居环境。
龙华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效调动非户籍人口参与城中村、产业园区和花园小区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营造非户籍人口与本地居民和谐共治的局面。从这些项目中也得到治理收获、工作启示,接下来将不断壮大治理实力,不断加大治理投入,不断强化治理力度,不断凝聚治理合力,不断提高治理效益,不断加快治理进程,在做实做细做好上下功夫,产出更多的治理成果,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龙华新闻记者 吴雪平 通讯员 林学友/文 记者 蔡维泽/图
新闻推荐
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安全吗?磁共振检查对人体安全吗? 这类“磁”问题经常被提起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王海荣电厂和高压电线产生的电磁场安全吗?手机的电磁场安全吗?做一次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强磁场暴露对人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