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罗湖 > 正文

基层社会治理“光明模式”让百姓气顺心安 光明区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求疏导更加顺畅、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显

来源:宝安日报 2020-12-25 06:49   http://www.kcqsx.com/


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卫健部门加强对卫生领域机构教育引导。

来看几个数据:

2019年以来,光明区共受理群众诉求30218宗,化解30203宗,化解率为99.95%。矛盾纠纷化解率全市第一。

截至2020年12月1日,群众上访批次、人次同比下降44.7%和71.1%,到市集体访仅占全市0.83%,同比下降69.1%。

2020年,在110刑事治安总警情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再降19.14%……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得益于基层社会治理“光明模式”的探索和建设。

自2019年1月在公明社区试点,2019年3月在全区铺开以来,光明区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逐渐形成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光明模式”。国家信访局、省、市领导和全国、全省兄弟单位来光明考察之后,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充分肯定诉求服务工作有力、做法经验值得推广;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批示要求“总结好的经验予以推广”;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伟中批示“做好总结推广工作”;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商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等中央、省、市、区16家媒体组成的报道组,纷纷对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2020年12月17日,深圳市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推广现场会在光明召开。会议指出,“光明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效能最大化的有益探索,是破解特大城市社会治理难题的创新实践。会议要求全市认真学习借鉴光明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社会基本面保障。同时,要不断研究总结提升“光明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样板。

炼就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

基层社会治理稳

光明区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法律、心理和智慧服务,把基层社会治理与系统、源头、就地、多元、依法化解群众矛盾结合起来,形成群众诉求服务“一三五”工作法,营造诉求疏导更加顺畅、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显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主力军

突出平安志愿者“主力军”作用 由“政府主导”变“多元治理”

公明社区的张女士和丈夫吵得不可开交,摔盆砸碗。二人气还没消,网格员就闻声而来,上门调解了。这就是“多元治理”下的主动发现机制,不管大事小情,有矛盾就介入。

光明区广泛动员,让外援力量“无限大”,实现群众矛盾发现在早。全区3.6万多名平安志愿者队伍,包括楼栋长、网格员、社工等14类群体,在例行巡查中主动发现矛盾,及时介入,推动解决,有效解决城市陌生人社会矛盾纠纷预警预测难问题。目前,平安志愿者发现矛盾纠纷线索占比72.4%。“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人员也被发动起来,组成义务调解员队伍,实现多元化解。

在全区6万多栋楼宇门口、楼梯口等人员必经位置,均张贴群众诉求服务二维码,群众可随时扫码在线反映诉求、报告情况,全面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行政司法资源高度整合:43名法官、检察官驻点社区,301名人民调解员、111名法律顾问、78名心理服务人员常态化驻点各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常态化提供诉求服务、心理服务、法律服务。

关键词:家门口

突出“家门口”服务 由“群众上访”变“就地化解”

诉求服务就在家门口。全区已经建立“1+6+31+N”群众诉求服务体系。分别为1个区级群众诉求指挥中心,6个街道级群众诉求服务大厅,31个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在住宅小区、建筑工地、企业园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搭建208个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做到群众集中在哪里,诉求服务站建在哪里。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纠纷调处、投诉建议、帮扶救助、法律服务、心理服务五大服务,构建“500米为民服务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产生。比如:82个建筑工地群众诉求服务站,覆盖所有50人以上的工地,已累计化解工地矛盾纠纷564宗。2019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同时,整合街道各类社会治理力量,到社区一线开展工作。在全区各街道及土整、查违、住建、水务、工务、教育等矛盾纠纷多发的部门,组建诉求服务专业队伍,第一时间到社区、到现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关键词:智能化

突出“智能化”服务 由“传统管控”变“智慧治理”

目前,全区已实现“一张网”闭环管理、“一张图”分级预警、“一条龙”便捷服务。

在群众诉求服务智慧平台系统,可以在线一键反映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确认、第一时间反馈。所有案件根据矛盾纠纷涉及人数、紧急程度、涉案金额等因素进行分级分类,要求一类诉求10分钟响应、30分钟受理,自动生成风险评估图,在智慧系统实时显示、动态更新,做到“一键可查、心中有数”。

全区范围内建立48个在线司法确认室,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涉及金额较大、情况较复杂的重大纠纷事项,半小时内完成当场申请、当场在线确认、当场制作文书、当场送达等全部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光明区的群众诉求服务工作,已经基本实现“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进一步巩固了党委政府执政根基。从被动化解矛盾到主动发现积极化解矛盾,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强化了社区党委为民排忧解难的能力水平,党群、干群关系更和谐,群众“气更顺”了。

关键词:主阵地

突出社区“主阵地”作用 由“外在压力”变“内生动力”

光明区创新“社区发令、部门执行”机制,赋权社区党委,让社区成为解决群众矛盾的一线指挥部。区信访联席办授权社区党委,对需要区、街道相关部门参与调处的矛盾纠纷,由社区党委发令,要求相关人员到现场调处,相当于社区党委行使区委区政府的部分权力。从责任落实上,全区强化“三级负责制”,让职能部门主动到现场解决群众矛盾,群众矛盾纠纷当天在社区解决率达98%。同时,从监督问责上,以公开透明为抓手,让群众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不过夜。开发群众诉求服务智慧指挥系统,组建工作协调微信群,做到所有群众诉求服务事项调处过程、部门到场情况和处置结果均能实时报告、人人可见,强化公开透明、公众监督。社区每天报告当天群众诉求服务情况,每日清零。

2019年以来,全区各社区共发令593次,部门及时执行率达100%。

黑恶无处藏身 正义永不缺席

经济社会发展稳

10月29日,光明辖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首宗涉黑案件宣判,黑社会组织头目唐某与其组织成员14人为各自的罪行“买单”。

目前,光明区共打掉涉黑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107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2.93亿元。在扫黑除恶强力牵引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党风政风、社会治安等方面均发生积极变化。

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持续下降,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16.34%、6.86%,2020年1-10月份,同比再下降18.94%,刑事治安总警情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两年命案发案数持续降低,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案件办理质效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综合运用专案专办、异地抓捕等方式攻坚重特大涉黑涉恶案件;检察机关100%提前介入涉黑和重大涉恶案件;法院机关安排专业法官专门攻坚大案难案。截至10月底,全区共起诉涉黑涉恶案件16件97人。一审审结认定为涉黑涉恶案件13宗87人,已生效涉黑涉恶判决案件10件56人,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打伞破网”力度持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深挖涉黑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截至10月底,共立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32宗3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人,“打伞破网”震慑作用有力凸显,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

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组织部门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软弱涣散社区(村)党组织2个。实施头雁工程,已有8名社区党委书记纳入事业编制,有效改善基层政治生态。

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在去年全市推进15个行业整治基础上,结合光明区实际推进19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今年又重点推进中央部署的十大行业专项整治,有效整治一批行业领域顽疾。如卫生部门推进民营医疗行业整治,立民营医疗领域案件186宗,作出处罚184宗,罚没款312.7万元,关闭民营医疗机构93间,目前辖区“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已经“绝迹”。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打掉“003”“008”特大网络赌博犯罪,打掉越天世纪、车房网络等“套路贷”犯罪团伙4个、刑拘34人、逮捕27人,侦破“医霸”“市霸”“行霸”“车霸”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黑恶势力案件,有力净化市场环境。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现在推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民营医疗等民生行业整治及重大民生项目落地涉及的土地整备等“难题”解决起来更为顺畅。

扫黑除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中央明确要求,从明年起,扫黑除恶工作将转入机制化常态化。光明区将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顺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切实按照“建起来、建完善”要求,健全防范整治、举报奖励、打早打小、督导督办、考核评价、组织领导等措施,谋划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不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

凝聚各方力量 落实防疫措施

疫情防控形势稳

光明区有近1900名网格员,他们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平时遇到和处理的问题,也大多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就会发酵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疫情期间,全区网格员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心用情把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地做好,保证疫情防控措施终端落实,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1日下午,广东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光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成为全市唯一被表彰的区级网格管理部门。

利用人熟地熟优势 日常排查不漏一人

新冠病毒来势凶猛,疫情期间,最需要的就是对人的轨迹的掌握,尤其是疫情重点地区。漏一个人可能就影响一个“村”。

每天走街串巷,论人熟地熟,谁也比不过网格员。2020年1月27日中午,上村社区网格员刘清枚回访出租屋时,发现肖某家中饭桌上摆放着六副碗筷。但根据刘清枚掌握的情况,肖某家里只有四口人。经过一番询问和开导,肖某最终承认,有两位亲属从湖北刚刚来深,正藏在卧室内。

疫情期间,区网格管理中心持续开展地毯式“扫楼”排查专项工作,对辖区所有楼栋、所有房间进行大排查,逐栋逐户核查人口信息。白天查完了,晚上还要接着复查。夜深人静不便上门打扰,就在楼下“数灯”。哪户亮了灯,说明有人从外地回来了。网格员就赶快上门登记、问询。

通过“日间普遍排查+夜间亮灯核查+薄弱区域重点排查”,全区网格系统确保“格不漏栋、栋不漏层、层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人口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定期开展“大走访”排查行动,将每周五定为人口信息大排查日,重点对人口信息管理薄弱区域开展排查。

疫情发生至今,全区共出动网格员35.09万人次,走访群众623.9万人次,排查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182人,有效阻击疫情蔓延。

制定多项防疫措施 重点排查全部到位

在疫情严峻时期,除了日常排查之外,针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来深、返深人员及居家隔离人员,区网格管理中心制定多项措施。

创设责任网格员机制,保证24小时在线、“2+5”值守,及时排查跟进重点人员;配合“三位一体”工作小组,每日定期巡查,全面掌握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同时为其提供物资配送、消毒、体温测量等贴心便民服务;对隔离人员行动轨迹实现动态跟踪,积极配合卡口封闭围合管理,落实人员排查“六步法”(一停、二测、三问、四查、五登记、六处理)。

这一套措施行之有效,延续至今。截至目前,全区核查重点疫区来深15.3万人;核查“8·14”罗湖盒马鲜生涉疫人员955人;核查跨境学生674人;对跨境货车司机数据进行实时核查,全面高效实现对重点涉疫人员排查管控。

因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是网格员们排查的重点。按照统一部署,网格员们随形势确定排查重点,对发生的矛盾纠纷隐患事件,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并全程跟踪、及时回访,直到事件解决。

疫情期间,全区成功化解多起重大劳资纠纷,全部实现不出厂妥善解决,成为全市信访维稳工作培训的典型案例,《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信息快报》曾报道相关经验做法。

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04~05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谨防“美丽承诺下的陷阱” 罗湖警方打掉一个“网络招工诈骗”恶势力团伙

▲警方抓获涉案人员。▲警方抓获涉案人员。▲涉案公司发布的虚假招工信息。“高薪招聘夜店美女公关,月入过万不是梦”“高...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基层社会治理“光明模式”让百姓气顺心安 光明区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求疏导更加顺畅、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显)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