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秧子 刘丽
荐语
1991年,20出头的郭华跨越千里从长春来到遥远而陌生的深圳,由小学老师转型为幼师。罗湖区教工幼儿园是她在深圳的起点,17年间她从一线教师逐级晋升为园长助理、副园长,见证了一所新幼儿园发展成长为市一级、省一级幼儿园的全部过程。2009年之后的5年,她被调到罗湖区教育局,主管学前教育。2014年她再次回到罗湖区教工幼儿园做园长,随着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的挂牌建立,她也晋级为集团总园长,管理7所幼儿园。近30年间,从实践者到管理者,郭华的成长历程与罗湖学前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她的一次次“转变”也见证了罗湖幼教的一次次“升级”。认真、执着、担当、大气等鲜明的个人特质,让她的专业进阶之路,成为深圳学前教育领域值得骄傲的典型示范。
名片
郭华,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总园长,党支部书记。深圳市首届苗圃工程骨干园长、深圳市第三届“鹏程幼教蒲公英”十佳园长、深圳市督学、深圳市第一届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八届育儿讲堂讲师、深圳市学前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罗湖区学前教育协会副会长。曾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先进个人、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
从小学老师到幼师,我不能做倒数第一
1991年下半年,在朋友介绍下我从长春来到深圳。当时我已在长春做了2年小学语文老师,面试的却是刚创办一年的罗湖区教工幼儿园。这是罗湖教育局第一所,也是当时唯一一所直属幼儿园。虽然不是专业幼师出身,但中师的学习让我在弹唱画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本功,凭借相对全面的综合素质及普通话优势,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开始了自己的幼教生涯。
试用期的第一个月,我很不适应,常想念小学从教的生活。那时面对的都是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小学生,不用太操心课堂纪律,忽然面对着一群三四岁的小娃娃,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甚至因此动了回家的念头,是朋友耐心的开导和鼓励让我坚持下来。渐渐地,我与身边的同事建立了友谊,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还感受到了深圳的开放与包容,于是就这样自然地留下来了。
我是个自尊心、上进心较强的人,虽然是幼教行业的外行,但也决不允许自己在幼教行业垫底。于是我利用每天下班时间,苦练弹唱画跳基本功。最终在教工幼儿园举办的第一届教师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在我心底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是第一名?我忍不住偷偷地问老师,他说:“因为你弹奏得认真有感情,没有弹错一个音。”
这个答案让我意外,但也让我意识到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来提升,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我觉得任何岗位都需要态度端正、认真工作的人,老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如果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那么人的成长就会加速。
“走出去”学习让我的专业发展“开窍”了
1995年,罗湖教工幼儿园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水平,幼儿园派我和同事们去上海学习,也是这次学习让我在学前教育上真正“开窍”了。
观摩了上海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后,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完全刷新了我对幼教的认知。思维方式的改变,给了我巨大的冲击。园长曾对我说:“你组织的活动还是有小学老师的影子。”我一直不太明白。通过这次学习,我终于领悟了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孩子提供各种环境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怀揣着兴奋回到深圳,我立刻与同事们一起为老师们做学习反馈。我们决定从模仿开始,把上海老师的活动移植到深圳的课堂上,不放过一个神态、一个动作。反馈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幼儿园里的其他老师也在模仿我们的教学方法。正是通过一次次“模仿”,让我和同事们真正“开窍”了,能触类旁通了。后来,我们幼儿园在培养青年教师时就常常采用“模仿课”这一做法,让老师们在模仿中去感悟、去体会、去提升。
5年的借调历练,让我有了现在的底气
2009年,我已经是教工幼儿园的副园长。这时我迎来一次新的职业机遇——罗湖区教育局急需学前专业人士来管理全区的学前工作。虽然挑战很大,我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成为了罗湖区教育局成教与社会力量办学科的一名幼教专干。
没有经验怎么办?除了请教科室的前辈之外,还需要自己努力。为了尽快摸清全区的学前教育情况,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年之内把罗湖142家幼儿园都走访一遍。最后我不仅做到了,而且很多幼儿园甚至还去过多次。只有摸清各个园所实际办学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同年,罗湖区教育局组织幼儿园开展年检工作,由10个片区的牵头园园长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对幼儿园逐一进行年检,为规范幼儿园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发挥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我们以公办园园长为主体,组建了罗湖区教研中心组。在组长王翔园长的带动下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教研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引领、带动、指导、服务片区内的各幼儿园。
回想起来,我要感谢这5年的借调历练,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做起园长来得心应手,现在做集团总园长也是信心十足。
责任心,让老师的专业发展越走越远
幼教行业的核心是教师,可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算优秀?在我看来,热爱、进取心和责任感三个品质缺一不可。
老师怎么样,孩子的反应最直观。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并且反馈给你。我观察了很多老师,真正疼爱孩子、热爱这份职业的,就懂得怎样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的每一次顽皮,尊重孩子的每一点任性,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
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失去教育的良知。心中每时每刻装着孩子、想着孩子,才能爱着孩子。环境是为孩子们服务的,活动是来源于孩子兴趣的。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教师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
分层引领,注重教师个体差异
对于教师的成长,我的做法是“尊重+激励”。采取分层引领的方式,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教师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注重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发现亮点、以点带面,及时发现和肯定教师工作中的闪光点,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刚入行1—3年的新手教师,我并不急于让他们追求创新,而是要求他们打好基础,学会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耳朵倾听世界,用心灵感受世界;多跟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观察模仿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平日查班,我更提倡“约课”查班,教师组织活动时我从不推门进入,而是提前通知老师做好准备。因为我认为准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中的学习、思考是最锻炼人的。有进取心、责任心的老师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琢磨,让自己成为最好。
从教近30年,我的角色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爱孩子、爱这份职业的初心。幼教行业在不断发展,我的成长也不会停歇!
新闻推荐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渔民村,诞生了全国首个万元户村、全国首批社区股份公司、农村城市化改造样板等多个城市发展标签。渔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