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秧子 通讯员 李元芳
近日,以“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大会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举行。各大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师带着一线教育教学的经验,共同探索汉字人文教育,研讨汉字文化教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王水发,龙华区副区长马里等领导出席活动。
汉字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活动当天举行了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基地学校揭牌仪式。深高(集团)北校区还举办了多种趣味活动,百人《趣味习字》、硬笔书法和美术类作品展、拓汉砖、体验石膏瓦当等,让与会嘉宾亲身体验汉字文化之美。此外,通过课程展示,让老师们“零距离”感受汉字教学的实践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校长邵爱国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和文化精髓。他表示,汉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文化工程,“需要学校有格局、有高度;教师有情怀、有担当;学生有兴趣、有作为”。
据悉,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专门增设了古文字学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专门设立了书法模块,将书法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
主题论坛研讨汉字学习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在汉字文化教育领域的心得与成果。
深高(集团)北校区党总支书记孟斌作了《趣味习字:让书法之花绽放》专题演讲。他介绍,学校趣味习字课题组将书法与语文教育相结合,进行书法艺术的熏陶;开设书法课、开放书法教室、开展趣味习字实验班和研讨课程,“三开”并举,落实汉字书写教育。同时,建设以汉字书写教育和书法艺术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让书法教育增加文化味。
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校长张立、吉林大学附属英才学校副校长姜海平对互联网时代汉字的识字与书写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介绍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汉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可能范式。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组长曾伟红讲解了如何利用教学工具让学生喜欢识字。
专家们的视角和经验展现出以文化育人、开设汉字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王雪敏通讯员龙继鹏)近日,民治党群众服务中心(文体)开设的百场艺术公益培训课圆满结束,书法、美术、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