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表及市民参观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走进位于龙华区银星智界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展厅,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先进治疗及康复设备、植介入材料与器械等研发成果。这其中,有获得2019年中国专利金奖的高端台式彩超、ICU实景展示区、模块化专用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等“硬核”技术。作为全国组建的1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该中心昨日已成功入驻银星智界产业园。
五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全部竣工
创新中心是企业也是平台,组建形式上,采用“公司+联盟”方式,成立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实体及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市场化模式运行,积极整合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新资源,依据细分领域优势吸纳河南、北京医疗器械省级中心加入国家创新中心团队。
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模式运行,有效整合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新资源,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致力于突破高性能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服务于高性能医疗器械全行业和重要应用领域的开放型创新平台。
目前,按照创新中心“双心模式”布局,其位于银星智界产业园内的中心展厅及五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已全部竣工。创新中心的五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包括医学影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治疗与康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生物材料与植入器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生化检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及手术机器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研发平台旨在承接各个细分技术的创新需求,为解决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内的共性技术问题提供实验条件。
未来两年引领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布局的唯一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肩负历史使命,将为我国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打造医疗器械国之重器,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疫病防控国家战略体系提供技术保障,为最终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物质与技术保障。
记者从2023年-2030年平台整体发展目标中看到,创新中心未来目标清晰:计划2023年成为引领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研发平台,支持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5年成为产业持续创新的推动器和国家创新平台,支持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2030年成为全球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顶级创新平台,支持产业引领国际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中心还将始终紧盯国际产业和学术前沿,把握领域内最新的发展动向,并通过项目合作、高水平技术和团队引进、联合研发、联合共建等具体形式,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行业共性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发展。目前,创新中心已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冈山大学和荷兰医学三角洲等机构开展了实质的医学技术研发合作。合作项目涉及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多维超声成像技术、全身高分辨PET成像技术、快速体外检测微流控技术、新型生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等一系列前沿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领域。
龙华新闻记者 徐蔚昕/文 陈建华/图
五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
医学影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治疗与康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生物材料与植入器械
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生化检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手术机器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新闻推荐
打造“龙华艺廊” 搭建艺术作品推广平台 各类展览作品由直属协会推荐,或是在全国、省级、市级获奖入选作品
市民在“龙华艺廊”观看“闪亮龙华”曹洪、石丕民、赖银辉摄影作品展。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袁春燕通讯员黄丹阳张业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