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南山 > 正文

一路向东 “头号工程”拓湾区新航道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2-05 07:08   http://www.kcqsx.com/


新的图景尚待展开,但这个冬春之交注定将被记入中山发展历史的重要章节。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为中山指明发展方向,“要主动对接珠江东岸,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年伊始,中山就已用实际行动主动回应。1月4日至17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带队密集调研全市7个重大产业平台,推动全新的产业平台体系建设迈进新阶段。

将“头号工程”提上新一年“头号日程”,是理所当然,却正体现了中山当下时不我待谋求发展的主动之心、迫切之情。跨镇街统筹规划建设“3+4”重大产业平台,不仅是中山寻求解决自身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的重要方案,也是主动对接珠江东岸谋求未来发展的必然之举。

顶住压力,中山正高歌勇进向东寻求突围,搭建未来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四梁八柱。今天埋下的诸多线索,终将在阳光更明朗的时刻清晰显现,勾勒出中山孜孜求索的高质量崛起路线。

小虎思进

过去一年,中山不易。

在“重振虎威”的硬仗中,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贸易形势突变,中山产业经济遭遇多重挑战。在打赢经济翻身仗的关键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中山找到突围路径之前,首先需要寻回进取之心。

近两年,中山因为经济话题屡次被推上舆论巅峰,各种质疑蜂拥而至。当外界都在问,中山怎么了?中山人已经开始思考,我们该怎么办?30多年前,中山靠着敢为人先、敢立潮头的劲头,跻身“广东四小虎”;30多年后,中山回望来时路,努力找回那个勇于拼搏的自己。

暂时掉队的小虎,没有丢掉进取之心。2020年,中山只做了一件事:寻回小虎精神。

勤于学、敏于思、健于行。过去一年里的很多细节表明,一个主动思进的中山正在回归。

去年11月,市委书记赖泽华率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先后到苏皖两省的苏州、南通、南京、合肥4个先进城市考察学习,代表团中既包括市主要领导,也包括部分市直部门、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在南京,代表团拜谒中山陵,代表中山人民向孙中山先生表达敬仰之情,更为铭记伟人故里重振虎威之志。

在紧凑的行程中,代表团考察了全国两大经济圈的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脚步遍及产业园区、科技企业、政务中心、规划展馆、历史街区、生态示范区等。对标先进、拓展视野、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中山以虚心学习的姿态,取回创新发展的“真经”。

在苏州,中山看到了一座以人文著称的城市,如何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强市;在南京,中山看到“六朝古都”如何谋划建设“创新名城”;在南通,中山看到“黄金通道”带来的发展潜能;在合肥,中山看到了一个“后发”省会如何依靠发展定力和魄力实现“逆袭”。

长三角之行,中山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学到了技术性的发展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一座座城市不懈思进求进的信念和力量。

回望过去一年,中山步履艰难,却每一步都踏实稳重。

中山在探索中更加坚定,当下“双区驱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深度推进,多重历史机遇在时空上交汇、战略上对接,中山被赋予了全新的重大使命,也迎来了无限发展空间。更加坚定,未来要立足大时代、抢抓大机遇、实现大发展,必须坚定向东谋进,抓住深中通道这条“黄金通道”,打开全新的发展格局。

中山求变

他城经验,无法照搬。只有主动思考求变,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经历传统专业镇经济数十年的发展,中山面临诸多体制机制上的瓶颈,要破解当下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思考自我革新之道。全市“一盘棋”,跨镇街统筹规划“3+4”重大产业平台,就是中山主动思考的结果。

2020年10月,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中山市重大产业平台划定实施方案》,明确中山划定总面积超过47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26%的7个重大产业平台。这绝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土地存量摸底扩容,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山为实施组团发展战略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口,首次突破现有行政区划为解决高质量发展“地从哪里来”的问题提供了可实施方案,在规划建设重大产业发展平台方面对组团发展理念进行了创新实践。

多年以来,由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中山在产业转型、体制改革、有效投资等方面被珠三角其他城市拉开了距离。相对分散的镇村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固化,导致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难以在更高层次、水平、目标上加强统筹,导致产业经济规划发展的起点不够高、视野不够宽、体制不够活。

多年来,中山寄希望于通过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破解传统专业镇经济发展瓶颈。但受“市直管镇”的行政体制影响,组团式发展模式一直未能实质性落地。

这次,中山通过全市“一盘棋”和跨镇跨街统筹,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划定7个重大产业平台,引导项目、资金、土地要素向重大产业平台集中,跨越镇街行政界限,发挥产业平台规模经济效应,以此破解“镇镇冒烟”的“低、小、散、乱”产业经济发展现状,通过产业“组团式”变革加速产城融合步伐。

跨镇街统筹规划“3+4”重大产业平台的规划,让中山专业镇经历40余年“各自美丽”之后,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启动了一场“分久的合”。

主动求变,是中山应变局、求发展的策略。全新的重大产业平台,为中山全面“东承”珠江东岸产业,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载体,打开了全新的产业格局。

跬步之行

当下的中山,刚刚开始一场远行,并迈出积极的第一步。

中山将打造重大平台作为“头号工程”,瞄准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间开展建设。这一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经济翻身层面,更聚焦于战略发展维度。

将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成为重大功能平台,中山正在将“3+4”重大平台加快打造成为参与“双区”建设的重大平台,集中力量推进翠亨新区建设,加快科技金融新城等重点片区开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低温装备、精密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参与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火炬开发区创新发展主引擎作用,谋划建设湾西智谷、科技新城中轴线等产业总部带,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三大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平台蓝图绘就的同时,也在加速落地。

2020年的最后几天,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山—深圳政企交流对接会在深圳举行,腾讯、华为、中软等100多家深圳优质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代表参加对接会,现场与中山市部门、镇街深入对接交流,商谈合作,共享“双区驱动”背景下深中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前景和战略机遇。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山部分镇区已经开始跨过珠江口开展招商。例如,去年6月3日,板芙镇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以下简称“智装园”)深圳招商中心的揭牌和启动仪式。这也是中山市九大市级产业平台在深圳设立的首个常设招商机构,标志着板芙智装园正式迈出规模化招商步伐。同年11月,深中(小榄)直通车启动仪式暨小榄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带着村改改出来的产业空间,小榄来到深圳寻找产业转移机遇,也向外界宣告小榄已经做好了转型提速的准备。

随着“3+4”重大产业平台的打造,中山正在突破镇域经济的传统边界,打开全新的产城融合转型空间。

大事记

◎2020年10月

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中山市重大产业平台划定实施方案》,明确打造7个重大产业平台。平台总规划面积超过47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26%。

◎2020年12月

中山市重点交通项目集中通车仪式在阜沙镇黄圃快线举行,黄圃快线BT标段和加二线黄圃岭栏路工程建成通车。

◎2021年1月

南中高速中山段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该路将成为国家“十四五”开局后广东省第一个全线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

新闻推荐

建立诉调对接中心 实现诉调工作集约化 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南山法院打造“四化”调解模式

调解员进行网上视频调解。近年来,南山法院立足司法实践,积极改革创新。以建立“集约化、一体化、能动化、智慧化”的多元化...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路向东 “头号工程”拓湾区新航道)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