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日前,一则“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消息引发热议。对于安装摄像头是否合适,网友各执一词。而海底捞客服表示,包间属于餐厅,也是公共场所一部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饭店包间装摄像头的现象,并不罕见。在走访的8家餐厅里,有3家包间都有摄像头(《北京青年报》2月28日)。
对于餐饮企业大厅等公共区域的摄像头,消费者早已习以为常。相比之下,包间安装摄像头却让不少网友难以接受。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一些消费纠纷的出现,安装摄像头逐渐成为商家“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这一方面是怕消费者丢东西,另一方面是防范个别消费者“多带东西”,故意碰瓷。据报道,2018年,有消费者称在深圳一海底捞吃出卫生巾并索赔百万元,最后在警方介入下,该顾客承认系自己投放。
包间属于特殊的公共场所。作为经营者对外提供的用餐场所,包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任何消费者都可选择使用,商家有义务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但是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包间又是相对私密的空间,消费者在包间内的言行举止,通常不愿为他人知晓。如何有效平衡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安全和隐私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现实问题。显然,包间安装摄像头不是私事,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必须考虑到消费者诉求。
首先,应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用餐过程有摄像头记录,属于商家提供服务的一部分,但必须主动告知消费者,以便对方作出消费决定。从媒体报道来看,部分包间内并没有设置“内有监控”等相关提示。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家必须纠正。
其次,应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商家如果确需在包间安装摄像头,除了事先告知消费者,还必须以保护好消费者隐私为前提。摄像头应处于静默记录状态,所记录内容不得随意调取,必须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才能在商家、消费者和有关第三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查看。
对于包间安装摄像头,更需要制度规范。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北京为例,仅有《北京市餐饮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规定》要求大中型餐饮企业在营业场所出入口、共享大厅等处设置图像信息采集点,但未提到包间。对此,有关部门应对包间安装摄像头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进行论证,厘清商家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张淳艺 公务员
新闻推荐
3月18日,深圳银保监局、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关于辖内银行经营性贷款有关问题的通报》(下称《通报》)。《通报》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