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道禹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重点推出高精密仪器设备隔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系列创新产品。本报记者 夏升权 摄本报讯(记者 谭华健)“我们是2月19日正式开工的,当天就忙着新研发的高精密仪器设备隔震装置出货,截自目前该系列产品出货量已达到138吨。”3月2日,盛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韧性抗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院士工作站副总工吴道禹告诉记者,随着国家新基建的开始,大数据、5G建设等将大规模建设,公司将开始重点推出高精密仪器设备隔震技术和产业化系列创新产品。
记者在该公司提供的一份出货单上看到,某科技大学科技园项目已出货21吨,科技城研究院已出货33吨,广州某项目9吨,深圳某保障房项目再出12吨……自今年开工第一天以来,盛年科技公司的出货量便不断增加。
盛年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抗震、隔震技术研究,该公司作为2018年“3·28中山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中山三角镇。2018年7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国内抗震行业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周福霖院士工作站,引领抗震产业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作为重要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存储、计算、传输设备及精密仪器设备等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隔震技术也提到了重要议程。
2020年11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数据中心标准峰会上,盛年科技参编的《数据中心地震保护白皮书》在会上正式发布。吴道禹介绍,高精密仪器设备隔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针对高精密仪器设备、数据中心机柜、文物等开发的可调谐、双滑轨隔震装置,是国内防震减灾技术产业化生产的首创性研究。高精密仪器设备隔震装置正是该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后,今年才正式推向市场的。
吴道禹介绍,目前我国精密仪器设备的抗震技术行业市场主要被国际品牌占据,盛年科技该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本土隔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本土抗震企业不断发展。
为了更好地普及抗震知识,该公司建立了中山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旨在推进并加强防震减震方面的理论研究、教育培训、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更好服务于行业的发展进步和惠及社会。记者在该基地内看到,这里设有“地震模拟试验平台”“数据中心IT机柜隔地震装置”等抗震实验演示、原理模拟、工程应用等实物,帮助观众了解抗震技术、认识抗震技术、使用抗震技术。
新闻推荐
东区街道重点签约项目再添一商业综合体 300米超高层建筑将矗立岐江新城
本报讯(记者李玮玮通讯员禹媚)今年“3·28”东区街道的重点签约项目中,落户岐江新城东区片区的宝龙城综合体项目,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