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论坛2021”活动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摄
(记者 袁斯茹)“深圳经济发展可以找到新的增长极。”3月27日,在北大深圳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
深圳的优势产业有哪些?据统计,2019年,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0100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37.7%。“这个比重已经很高了,但如果分析产业构成,就会发现电子信息制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这三个版块的增长,就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7%。”张晓强表示。
在他看来,深圳未来科技创新还可以找到新的增长极,“比如生物医药,2019年深圳这一产业的增加值只有330亿元,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疫情后,生命科学和公共卫生产业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论坛上,张晓强发表了以“"十四五"时期广东及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提出了六点发展建议: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二是加快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三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四是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五是促进内地和港澳的融合发展,抓住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升国际化水平;六是建设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提高话语权。
张晓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新技术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从基础科研投入来看,和北京、上海乃至发达国家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要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从源头上重视基础科研和应用研究,加大投入,吸引海内外人才,也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的创新。广东近年来大力推进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在降低建设成本之余,更要充分发挥这种设施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3月27日,浙江广厦控股队球员许钟豪(左)与深圳马可波罗队球员于梁在比赛中拼抢篮板球。当日,在浙江诸暨举行的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