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着手打造“韧性健康城区”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天军摄影报道:4月7日,福田区召开建设韧性健康城区专项课题评审会暨项目启动仪式,率先发布关于韧性健康城市的研究报告,启动实施了首批5项韧性健康城区项目,并推出《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建设规划纲要》。
福田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口岸大区、人口流动大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见事早、行动快、措施硬。去年1月8日,通过社康主动追查发现全省第一例确诊病例,这是我国内地首例在湖北以外省份报告的确诊病例,拉响了防疫“第一声警号”;3月1日,发现全省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打响了防境外输入“第一枪”。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福田果断实施“提级防疫、精准防疫、科学防疫、依法防疫、人文防疫”策略,取得了82例确诊病例“零病亡”、连续406天确诊病例“零新增”、社区传播“零报告”、医院感染“零发生”、特殊场所“零感染”的重大战略成果。福田还创新探索社区防疫“ACT”模式,获世卫组织专家组充分肯定,侨香社区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斗中,福田区前瞻思考、超前布局,创造性地将“韧性城市”和“健康城市”结合起来,率先提出了“韧性健康城区”的发展理念,并于2020年2月进行“韧性健康城区”课题招标。经国内外专家两轮招标评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卢祖洵教授团队从申报的40多个知名机构中脱颖而出。
《建设韧性健康城市——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正是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首次提出“韧性健康城市”理论内涵、首次全面概括福田“ACT”疫情防控模式、首次提出“韧性健康城区”策略模型、首次创建“韧性健康城区”评价指标、首次构架“韧性健康城区”九大体系,为“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撑。
福田依托课题研究基础,完成了《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率先创建“韧性健康城区”规划建设模式,即10大创新机制、10大创新平台、10大新基础建设,提出2022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5年要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定位相匹配的韧性健康城区。
在“把准脉”“明策略”同时,福田还注重“谋项目”“抓落实”。据福田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落实落细规划纲要,福田正式启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及公共卫生智能平台等首批5项韧性健康城区建设项目,开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场所规划与建设”细分项课题研究,并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和保障力度。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汪仕林通讯员蒋子云钟楠鹏)为庆祝第72个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下午,福田区“迎百年·集百医·惠百姓”大型义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