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惊秋》 作者:易芳吉
《春晓》 作者:夏春晓
《祖孙情》 作者:秦亚楠
《春夏芍药》 作者:李娟
《贵州反排印象之四》 作者:王学云
5月9日,由龙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龙华区文学行业党总支、龙华区美术家协会和深圳书城龙华城实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五月芳华——龙华区女子美术作品展”在深圳书城龙华城6楼龙华艺廊举行。此次画展共展出龙华区五位女画家的30幅作品,格调雅逸,画面干净,意境深远。
据活动策展人易芳吉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召集女画家参加活动后,一共收到50幅作品。易芳吉现就职于龙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系龙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工笔花鸟。《秘境》和《一雨惊秋》都是以紫荆花为主题的作品,分别创作于2009年和2020年年底。“不同时间的创作有着不同理解,对花、枝干以及画面的理解都有区别。”谈到跨越十多年的创作心境,易芳吉觉得以前注重花的写实,现在则懂得如何变形和组合,讲究平面感。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的李娟是龙华区松和小学的美术老师。对于此次参展的水彩系列,她谈到更多的是光线的魅力。“水彩要一气呵成,所以需要很强的控水能力,而且水彩会忽略立体感,更注重光感和色调。”
现就职于龙华区未来小学的王学云是一名美术高级教师,她的参展作品有圆形、方形和异形三种形式,有临摹、写生和临摹加创作。“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觉得此画作从构图到形式再到线条色彩,都令人叹为观止。”王学云开始临摹时对勾线的理解不够深入,上色有点急躁,画了两遍线描稿后才找到一点感觉。另外参展的写生作品则是她到贵州写生的线描小品。
工笔画作品《春晓》取材于校园一景,据清湖小学的美术教师夏春晓介绍,以竹子为题材,开始的创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受人指导和思考后,才完成了这幅兼工带写的作品。
现今还在广西支教的秦亚楠是龙华区潜龙学校美术教师,参展作品是她在广西凤山支教期间经历的人和事,所见所感呈现于笔端。作品人物包括不畏山路艰辛帮扶到户的扶贫干部、住在隔壁的祖孙俩……这样的一幕幕被秦亚楠用中国画水墨写意人物的方式印刻在她的凤山记忆里。
五位女画家都来自教师行业,她们自幼喜欢绘画,通过拜名师,全身心投入学习取得许多优异的成绩,致力于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在母亲节这样一个充满爱、感恩和希望的日子,推出女性视角的画展,也是五位女画家热忱的愿望。活动展览时间至5月20日,大家可以前去观展。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五月芳华
麦苗
以春天的朝花作底色
以夏日饱满的激情,倾心地晕染
清秋的韵脚,一笔一画
勾勒每一片花瓣的脉络
为色彩的斑斓,热烈地应和
万物的四季
在风霜雪雨中流转,生息
冬月,依旧清透没骨
皑皑冰雪是季末最后的留白
笔落处,绘出美的姿态
看那娟娟五女子款款走来
裙带随风,忽又转身
回眸间,笑意恰晓露轻洒
楠乔的芳香行云流水
如烟,又似雾气氤氲
这像是梦里才有的意境
不,这是岁月编织的物象
是一双双纤手点染的瞬间与永恒
写意润五月
工笔临芳华
(备注:诗中包含了易芳吉、李娟、王学云、夏春晓、秦亚楠五位女画家的名字)
■记者手记
柔美的姿态 温润的力量
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角度、丰富的内心在艺术领域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视角。她们以其特有的细腻、敏感以及对色彩的感知,在作品中呈现出温润的力量,让人深受鼓舞。
此次参展的五位女画家,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龙华。龙华这片热土,它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她们以优质的艺术作品诠释这些“闪光点”,展现艺术创作者柔美的姿态。
五位女画家都擅长中国画,易芳吉擅长工笔花鸟,作品既见古意,亦见禅意和诗意;李娟擅长水彩,画面色彩丰富、极具时代气息;王学云擅长山水画,经过多年的探索,从写意到工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格调雅逸、意境深远;夏春晓擅长工笔和水墨画,设色温润典雅,水墨酣畅淋漓;秦亚楠擅长水墨人物,笔墨苍劲、线条老辣。
当女性与书画结合,柔和温暖的五月芳华在涓细绵长的墨香中怦然盛开。
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郑开巧)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为了健康的呼吸——中国结核病防治纪实》画册(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