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宁若鸿)高品质的产业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计划”中,就包括实施工业投资扩产倍增计划,专门提出“建设符合产业需求的新时代高标准厂房”。市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张华国向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建议,希望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加快向产业社区4.0模式转型。
张华国认为,随着产业形态的演进和科技创新技术迭代,产业空间已经经历了从单纯孤立的厂房空间到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园区,再到集研发、成果转化、资本服务和生活空间需求为一体的产业社区的阶段。然而在增量空间紧约束的情况下,深圳存量产业空间仍存在分布“小散乱”、建筑质量和配套服务难以满足研发和制造需求、用地用房成本高、连片改造升级难度大等问题。亟需对现有存量老旧工业园区进行连片改造,释放高质量成规模产业空间。
张华国建议,深圳应创新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加强政府主导的连片产业空间供给,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大力鼓励“工改工”。以全产业链为导向精准招商,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布局规划产业空间,优先满足重点产业链企业、产业集群企业的空间需求。
“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加快向产业社区4.0模式转型,建成集研发、成果转化、资本服务和生活空间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产城融合社区。”张华国提出,支持高水平专业化机构进行园区建设运营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空间规划建设时落实绿色低碳标准,优先考虑在政府主导的产业空间附近布局轨道交通、公共住房、公共空间等公共配套设施,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新闻推荐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打造“公益呈献”系列活动让市民家门口享受文艺盛宴
《水中之书》剧照文化惠民,全民共享,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自3月13日营业以来,在坚持普及高雅艺术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