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续建(二期)工程效果图。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区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大会上,光明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高质量高颜值城区的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光明区2021年重大项目聚焦光明科学城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配的公共服务体系、高颜值高标准打造城区环境等三方面重点发力,带动区域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城市环境品质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建成出彩的、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深圳北部中心,助推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
聚焦光明科学城创新载体建设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对高层次人才和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对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意义非凡。光明区2021年重大项目聚焦光明科学城创新载体建设,布局了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工程、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等重大创新载体项目。
其中,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过16亿元,两大设施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至2023年,未来将成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与“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的建成将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输出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技术科技成果,高水平研发机构,从而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筑牢人才和创新厚势,更好地参与和支持光明区的建设和发展。
聚焦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配的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推进,光明区将成为源头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地,必然需要充足的公共配套空间、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区域教育、医疗高地。为此,光明区2021年重大项目布局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工程、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公明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民生项目,聚焦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配的公共服务体系。
医疗方面,除了中山七院项目,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正在加快建设。光明把住房作为引才、留才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争取市级公共住房房源,并增加人才住房配建和供应比例。安居鸣鹿苑、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项目列入了2021年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随着光明区战略地位的跃升,一个更加畅达的交通网络也正在浮现。6号线已开通,6号线支线工程正在加速推进。6号线支线二期沿线的光明城枢纽,还引入了赣深高铁、深莞城际。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18号线等(规划中)使得光明城枢纽成为深圳北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开通后,光明人的出行将更为便利,沿线地区的人们工作生活也将更为便利。光明区正在大力布局高标准的公共服务配套助力光明区吸纳集聚全球高端科学人才。
聚焦高颜值、高标准打造城区环境
在光明区2021年重大项目布局里,光明湖碧道工程、楼村水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楼村北片区全域景观提升项目、虹桥公园(二期)工程、凤凰片区全域景观提升项目、大顶岭绿道二期、光明中心区科学公园工程、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建设项目(光明段)等全域景观和道路品质提升等项目都名列其中。
光明虹桥公园一出道即高居深圳公园广场热门榜前列;茅洲河碧道流水潺潺、水清岸绿,鱼儿回游、白鹭翔飞,市民休闲游玩,流连忘返。当前的光明区,地铁开通、环境变美、居民幸福,面对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大机遇,底气十足的光明正朝着高质量高颜值的城区环境目标迈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光明中心区科学公园工程,据悉,该项目建设面积约为220万平方米,包括猫山、柴山及山之间的山坳地,涉及楼村水和新陂头河两条水系。拟建的公园以“科学+公园”为主题,拟打造为具有山、水、田、园生态格局的世界一流公园。随着一个个高颜值公园的建成,科学城核心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增强了百姓幸福感的同时,也提升了科学城门户形象。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新闻推荐
(记者刘芳通讯员张益兰)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是光明科学城首个正式动工的土建项目,包括建设“脑解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