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建设样板。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建设稳步推进中。
五一假期中,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节日坚守岗位 劳动成就梦想》聚焦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最新进展,今年以来,该项目已五次亮相央视新闻。近期,本报记者实地探访这个光明科学城大规划中首个落地的土建项目,带大家全面了解它的“高定位、高难度、高品质、高颜值”。
打造高颜值项目
以“科学城速度”
在光明区东北部,一组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它就是备受瞩目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31212㎡,共由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两个大科学城装置,综合研究院、专家公寓、青年公寓五栋大楼组成,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连廊相互交融,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展现出开放、自然的特性。
艳阳天里,建筑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建筑内工人们挥汗如雨,他们正在进行组织工艺、机电设备、幕墙和室内精装修的施工。据悉,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从2019年7月22日开始施工,在2019年11月15日提前35天完成了桩基施工。记者还了解到,本项目是深圳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的施工项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项目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保护工人防疫安全,通过加大资源投入、有序穿插施工、施工工艺优化等方式抵消疫情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顺利完成2020年各项施工节点目标,于2020年底按时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节点。截至5月14日,项目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66%,预计2021年底启动竣工验收,为后续科研设备进场创造条件。
“项目通过以小时计的劳动力与机械调配、以日计的材料使用管控,形成全方位的流水作业,保证施工节点按时完成。另一方面,项目注重"技术先行",提前统筹组织各个专业单位开展各项深化工作,深化时也积极听取后续使用方的建议与意见,确保工程施工完成后可以达到预定的定位目标。”据中建三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施工人员介绍,“科学城速度”的背后,是“争分夺秒”和“提前规划统筹”,除了确保进度之外,项目后续的挑战就是确保各项科研工艺的验收可以顺利通过,由于本项目定位“世界一流”,相关的验收工作也会比普通项目难度更大。
应用于一流项目
将一流建设材料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启动区项目作为整个光明科学城大规划中首个落地的土建项目,建成后将以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两个大科学装置为基础,成为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与“加速器”。
“一流的项目必然有一流的困难,很多施工结构的实现此前并没有案例可供参考。”项目技术部负责人武国瑞举例道,项目建筑立面模拟生命科学中科学分子编码与神经脉冲的结构与韵律,设置了钢结构桁架、钢结构连廊和多层多次的错层悬挑,由于结构变化多,且必须保证科学精密仪器的稳定运行,平台中心抗震设防类别提高为重点设防类。在4500t的劲性钢骨的基础上,钢筋含量高达168kg/m2,是常规综合体的两倍,工程桩还采用少见的特殊定制的直径40钢筋作为桩身主筋,对施工工效影响较大。为此,项目根据现场条件,创新举措,多次建模计算及设计复核,排除技术疏漏,确保方案安全,最终顺利攻克难题。
他还提到,多角度创新载体包含多项进口产品与国内首次应用的设备,为保证生物实验的安全性与密闭性,水电风各专业均含有各自的独立系统,整个项目管线量巨大,最高管综排布高度超过4m、桥架多达7层。实验室采用VHP、动物自动饮用水系统、文丘里阀,分布式能量回收系统、刚玉地坪等全球最高端的设备与材料,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项目在施工前结合使用需求,装饰需求,进行全面BIM管综排布模拟,不断探索最优解决方案,保证现场管线安装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施工方与科学家保持全方位沟通交流,召开多次讨论会。
细节之处见创新见匠心
为科研工作者悉心打造
“科研人员工作专注度高、压力大,轻松舒适的环境格外重要,项目很多细节之处都是结合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悉心打造的。”据武国瑞介绍,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主体塔楼围绕“生命绿色、空间共享”主题打造,希望科研工作者累了的时候透过宽敞的玻璃窗,就能看到周围美丽的风景,在多元化、开放化的公共休闲活动区分享交流、休息放松。在环境色彩的选择上,墙面配色会更加活泼多彩,还特别为女性科研人员活动较多的区域选择温馨柔和的色调。
此外,项目积极推行精益建造,在地下室阶段采用了铝木结合的模板体系,内外架均采用承载力更好、搭设效率更高的盘扣架,并外挂了硬质的蓝色网片而非普通的密目网,颜值更高防护效果更好。两栋宿舍楼采用了塑料模板和爬架的施工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优化措施,保障了现场的施工进度,更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也提升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状况。为积极响应绿色环保的号召,项目落实四节一环保的举措,出入口设置了洗车槽与沉砂池,安装了喷淋式围挡,安装了风能太阳能路灯,长期租赁了一辆洒水车在场地周边道路洒水。设备选型方面优先采用新设备,减少噪音源,合理组织混凝土浇筑,避免多处同时作业等措施对施工噪音进行控制。
“不少人小时候有过当科学家的梦想,我也不例外,虽没有如愿成为科学家,参与到光明科学城的建设,为科学家打造优质的科研环境,也算完成了半个梦想。”出生于1995年的武国瑞表示,项目上像他这样有过科学家梦想的人很多很多,能参与到这样重大的科研设施建设非常幸运,他也从中不断成长,这段工作经历将是他一生的财富与自豪。
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 通讯员 谢非/文 记者 卢正辉/图
新闻推荐
2021华为中国生态大会举行,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院长宋志刚称发展数字经济 提升资源整合
(记者袁斯茹)5月18日,2021年华为中国生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产业合作分论坛同期举行,众多嘉宾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展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