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行
曾钦泉
王中意
中考在即,考生志愿填报有序展开。但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很多学生和家长不得不面对“选择”的问题。一条路是上普高,考大学,路径清晰,但竞争激烈,也未必适合所有学生;另一条路是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但家长们往往又对职业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和偏见。
从教育部到省市教育部门,一直强调中招升学要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近日也撰文呼吁,要在思想上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本期圆桌,我们邀请了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初中老师和一位学生家长,谈谈偏见的来源,深圳中职教育的现状,未来的方向。
事关千家万户、孩子未来,教育始终是舆论场里的焦点议题。但仔细观察,这些热闹的讨论乃至争论,发声者身份各异,影响力往往都集中在舆论圈,站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校长们,反而经常保持沉默。沉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入,更细微。在宏观层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奢谈“改造”意义不大;微观层面,教育需要落实到校园里、课堂上、家校合作中一件件具体的事,宏观论述下沉到这里需要很久很久。有关教育的讨论乃至争论,最终都需回归一线的实践。从今天起,我们愿为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搭起一张圆桌,从教育的细微实践谈起,谈经验、思考,谈改革的具体操作和教育的点滴变化。
主持人:
记者 刘丽 魏秧子
参与嘉宾:
黄建行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曾钦泉 龙岗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王中意 横岗中学初三语文老师、特级教师、校长助理
余女士 龙华区某中学初三学生家长
偏见源自不了解
主持人:毋庸讳言,当下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这些偏见是怎么产生的?
黄建行: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误解集中在升学路径、教育质量和就业等方面。很多家长觉得考不上高中才会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普高教育的一个“尾巴”。另外,家长们也担心职校的教学质量,害怕孩子学不到文化知识,将来就业没有竞争力。
曾钦泉:偏见源自不了解。有统计显示,中职学校录取的新生30%左右会放弃入学,转读民办普通高中。究其原因:一是认为中职毕业生不能上大学,只能学点技术走上社会;二是认为中职学校校风不好,担心受到不良影响;三是从众心理,没有根据小孩的个性特征、文化基础去选择。
余女士:作为一个初三孩子的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他只有15岁,思想还不成熟,我担心将来他进入职校会放松学习,文化学习不够,将来很难有更好的发展。但孩子自己对职校开设的专业很感兴趣,想要快点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所以我们也很纠结。
职校重在技能培养
主持人:中职教育和普高教育培养方向不同,教学特点不同,这些可能公众都不够了解。
黄建行:其实,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是两个并列存在的教育体系:普通教育重视培养综合的研究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注重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在知识方面更重视跟产业对接的专业知识。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需求来看,不仅需要综合研究型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他们是支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曾钦泉:我在普高工作30年,对职业教育也有过类似误解。去年到中职学校工作后,才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校教学也自有特点。第一,几乎所有学生都无需交学费,紧缺专业还有4000元助学金。第二,学校管理同样严谨规范,校风学风很好。第三,职业学校教学是文化与技能相结合,学生受到的教育是超值的。第四,中职学生同样能上大学,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能考上大专或本科。
适合的教育最好
主持人: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情况千差万别。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走职业教育道路?
黄建行:适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进入中职学校,将来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学,职普融通让学生的升学路径更加灵活。以深圳市一职为例,凡报读职高,分数线达到综合高中实验班要求的学生,可自愿免试就读该实验班,或入学后参加学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达标后可转入综合高中学校。学生有双向选择的机会。
余女士:我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编程非常感兴趣。他觉得读中职能接受更专业的技能教育,不用分散精力。如果孩子真的喜欢,而且以后也愿意往专业方向发展,那么进入中职学校我也支持他。
王中意:到哪里都是成长。我教过一个学生,学习认真,中考时录取到了深圳技师学院。我当时有点替她遗憾,她说:“老师,没事,到哪里都是成长。”这三年,她借助学校提供的一些平台做些兼职,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比过去更加阳光开朗了。
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现在,深圳的职业学校蓬勃发展,专业设置接地气,就业形势良好。学生学到一门技术,将来肯定能靠劳动养活自己。对于选择上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走技术路线,能绘图、会设计、懂制作……远比整天埋头刷题、压力巨大、未来前景也不明朗的普高学生成就感要足,成长感要强。
深圳中职生几乎都能上大学
主持人:深圳的大多数家长可能都不愿意让十几岁的孩子就业。中职学生未来升学前景顺畅与否,对家长们来说可能是关键问题。
黄建行:以前中职学生毕业后或进入高职或直接就业,升学途径确实比较单一。但随着国家的重视,情况正在改变。首先,中职通往本科教育的通道已经打开了。2018年起,广东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专业进行“中职升本科”的招生改革试点,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技能测试等方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职学生可以直接报考本科院校,读本科的机会大大提升。未来,中职、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通道会进一步打通,改变有技能无学历的现状。另外,出国深造也是一条路,职业院校也有中外合作项目,可以让学生出国深造。
曾钦泉:2020年普通高考,广东全省78.7万考生,本科录取28.6万人,本科录取率36%,其余约50万人,或者读的是大专,或者大专都没考上。而2021年职教高考,广东全省9.2万考生,大约8.7万人都能考上大专,上线率94.5 %,此外还有605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就深圳而言,公办中职学校大专以上上线率几乎是100%。未来,面向中职的本科招生人数还将逐年大幅增加。
职业教育从来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主持人:升学之后下一个问题是就业。走中职道路,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王中意: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大部分是由职业学校培养的。国家为什么强调中招普职比大体相当?不是国家办不了那么多的高中,而是国家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培养相当比例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从来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而是为社会培养多元人才的高地。
黄建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与产业联系更紧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直接对应产业发展。产业技术更新换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也会相应调整。瞄准产业需要培养人才,就业率非常高。
现在职业教育也在大刀阔斧地开展教学改革,提出将岗位、课程、竞赛和证书相互融通结合,使得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证书考核、技能大赛无缝对接,提升专业水平。另外,深圳有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高端优秀企业,随着办学体制的改革,这些企业未来也会参与职业教育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端优质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徐蔚昕通讯员刘奎芳)近日,观湖街道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围绕“实践民法典共同走进法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