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婷)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发现生物之美”主题活动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举行,中国首个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深圳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发布。
据了解,深圳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又有滨海岩岸沙滩,还有滩涂湿地和咸淡水交汇入海口,多样的地形地貌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
目前,深圳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2806种,含本土野生维管植物191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09种。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深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约24%的陆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了苏铁、蕨类、兰科3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首个国家级基因库。同时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如今,全市注册环保志愿者3.3万人。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当日发布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该书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方面阐述深圳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全面总结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工作举措。如在保护举措方面,深圳制定《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有效打击非法猎捕,倡导文明饮食习惯。同时率先开展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推进地方生态保护工作。
新闻推荐
哪些改革开放建筑遗产应该保护? 深圳改革开放建筑遗产与文化城市建设研讨会举行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刘莎莎)21日,深圳改革开放建筑遗产与文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国贸大厦举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