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张妍
深圳大鹏新区近年来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下称“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国家基因库等相继落地,已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生物育种高地。袁隆平院士与这里也因“育种”二字结缘。
点赞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
2012年,大鹏新区刚成立不久,袁隆平院士就曾前来考察,考察最重要的一站是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
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共同创立的。揭牌仪式上,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与国际水稻所签订合约,宣布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正式启动。据了解,这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份水稻代表了全球78万份水稻种质中约95%多样性的核心种质。依照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数据库,为开展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足够的基因来源和育种亲本精确选择的遗传信息,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5月22日中午,记者采访了一位当时曾接待过袁隆平院士的政府工作人员,他表示,袁隆平院士在考察过程中称赞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为“优薯计划”题词
袁隆平一直关注着生物育种创新研究。2020年11月8日,基因组所所长黄三文带领着“优薯计划”成员熊兴耀教授及张春芝研究员,在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袁隆平院士。
黄三文表示,自己当时带着第一代基因组设计育种获得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种子,向袁隆平院士详细介绍了“优薯计划”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袁隆平院士一边听取介绍,一边仔细查看比芝麻粒还小的马铃薯杂交种子,对马铃薯杂交种子繁殖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用杂交种子替代薯块繁殖,可有效解决马铃薯重大产业难题。
黄三文表示,袁隆平院士对马铃薯产业的重大问题非常了解,听取汇报后十分开心,他指出在南方冬闲地种植马铃薯,要从东北或内蒙古大批调运种薯,马铃薯用种子繁殖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中病毒病危害的问题,还能解决种薯储运的难题。
最后,袁隆平院士还专门为“优薯计划”题词:“马铃薯杂交种子繁殖技术是颠覆性创新,将带来马铃薯的绿色革命”。
隆平高科在深造“中国香米”
位于大鹏新区的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10日成立,注册资本约为3856万元人民币。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隆平高科”为该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42.33%;持股比例第二位的为深圳市金谷美香实业有限公司,比例为40.97%。
据了解,隆平金谷是隆平高科与深圳市金谷美香实业有限公司在大鹏新区合资设立的,瞄准泰国、日本高端稻种进行研发,希望实现“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煮米四邻香”,打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香米”。
经过近年发展,隆平金谷所研发的美香占2号优质稻品种大获成功。该品种经过十几年的选育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广东省丝苗米标准品种及品质高档优质香稻品种。2019年1月至9月,该公司包括技术授权、技术转让、种子销售等在内的各项业务,已经给该公司产生2000多万元收益。
钱前院士亲手撰写挽联
5月22日14时12分,基因组所前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在朋友圈发表了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他撰写了一副挽联:“野生稻杂交稻超级稻,粮安天下奠大国雄基;三系法二系法一系法,贵在创新引世界风范。”
钱前院士表示,接到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心情悲痛,久久不能平复。同为水稻育种专家,他年轻时就认识袁隆平院士,并得到了他很多指点。
钱前院士为记者提供了一张他在2019年与袁隆平院士的合影,袁隆平院士脖子上还挂着共和国勋章。钱前院士表示,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都奠定了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有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的付出,才让中国人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新闻推荐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 共同推进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
宝安日报讯(记者杨林通讯员苏木东)5月19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签约并授牌,正式成为湖南医药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