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辉。
黄振辉1992年初来宝安时,全区只有两家律师事务所,律师数量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近30年过去,宝安律师行业规模已经扩大到122家律所、近1200名律师。可以说,黄振辉见证了宝安律师群体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接下来,他还希望见证宝安律师群体从强走向高精尖。
记者:宝安律师离高精尖还有哪些差距?
黄振辉:宝安地处原特区外,律师过去做的业务相对传统,但在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背景下,律师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要对新的业务先知先觉、提高自身水平。企业合规、刑事合规、知识产权、会展经济、城市更新、金融、国际国内并购、资本市场等新兴业务,尤其涉外方面的业务目前仍是宝安区乃至深圳市律师行业发展的短板,但这也意味着对法律人来说,相关领域大有可为,而把这些领域做扎实了,也意味着营造了一个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益于企业蓬勃发展,又会反哺律师行业。目前,在深圳一万七千多名律师中,有多种语言能力、能处理大型国际业务的律师只有一百多名,因此深圳要加大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涉外法律人才。
记者:近年来,北上大律所纷纷开设深圳分所,对于深宝所这样的本土所会不会形成压力?
黄振辉:宝安律师队伍的壮大对区域发展来说首先是件好事,对我们本土所来说,也应是好事。本土所要突破瓶颈,必须学会“与狼共舞”,学习其他律所的业务专长、管理经验,一起来较量,在良性竞争中做强做大本土所。
记者:“双区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黄振辉:宝安不缺高楼大厦,就缺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律所和律师。这几年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宝安区对法律人才的重视,不仅有对人才的安居制度、政策补贴、资金支持等扶持政策,主管部门宝安区司法局也很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相关领导带着律师“走南闯北”,到各地顶尖律所学习,并着力引进国际国内有影响力律所和高层次人才,加强律师之间的交流,为宝安区发展提供法律人才储备,补足短板。此外,我认为,深圳经济特区也需要培养自己的法治人才,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我建议加大对深圳高等院校法学院的支持,包括提供就业、资金、政策等保障,推动深圳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
记者:具体到深宝所,如何做好法治人才的培养?
黄振辉:我们将遵循深宝所第一个五年战略发展规划(2017-2022),努力实现执业律师人数破百,通过好的政策和办公环境,引凤凰来栖。我们所有好的传帮带传统,是一家有情怀、有温度的律所。对律师的培养上,我们有“深宝内动力”“深宝加速度”“深宝好知识”及“深宝读书会”等系列培养计划,通过对青年律师的指导与陪跑,不断提升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既有利于青年律师成长,又满足客户对律师经验要求的目的。此外,我们提倡律师专业化、团队化发展,打造服务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并创新发展“行业+法律”的服务模式,为做好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明确方向。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张小葵通讯员刘小莲翁贾瀚陈雪君)近日,福永网格综合管理中心网格员刘佳英正在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劝导时,援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