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将投入超4亿元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图为黄江航拍图。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通讯员李鄂摄
田美广场。李鄂摄
“今年就要让社区居民看到大变化,从村史馆到党建公园,从体育场到街头小景,都将有大提升。”黄江北岸社区党工委书记陈伟坚摊开规划图,有条有理地讲解社区提升改造策略。
日前,黄江镇召开乡村振兴动员大会,出台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各村、社区纷纷提交升级改造方案。截至目前,全镇累计上报近140个乡村振兴项目方案,其中北岸社区、新市社区以及旧村、龙见田村、黄牛埔村、袁屋围村6个乡村振兴方案已纳入奖补项目,接下来将率先在全镇进行施工。
“现在各村进行品质提升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家提交了很多极具特色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方案未获得通过。”黄江镇委委员、乡村振兴办主任张何表示,未获得通过的方案待完善提升后,专家组将进行重新评估,今年黄江将拿出超4亿元专项资金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出彩”向镇村全域拓展,争取全镇乡村振兴今年初见成效、明年成效显著、三年发生根本转变。
层层筛选6个项目将进入施工阶段
“很多项目规划效果图很好看,但是实际效果却相去甚远,我们对各村、各社区的项目进行层层评估筛选,目的就是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张何直言,黄江今年推出的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力度很大,奖补金额可高达1600万元。
在高额奖补的激励下,黄江各村、社区纷纷提交了各自的方案,其中镇中心区11村上报项目超60个,涉及资金2.3亿元;南部9村上报项目70多个项目,涉及金额1.84亿元。
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乡村振兴办通过举办专家评审会,以“打擂台”形式对全镇乡村振兴项目进行评比,选取其中质量好的、群众满意的村进行重点打造,为其他社区(村)做出示范引领。而在众多项目中,目前仅有6个项目获得审批通过,可见各村项目比拼十分激烈。
“乡村振兴项目宁缺毋滥,重点是要做民生项目,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张何表示,黄江的乡村振兴不搞大拆大建,各村规划要求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以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经过多年发展,黄江各村工厂和商铺繁多,但村容村貌却急需提升。“北岸社区计划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一个整洁、有序、文明、有爱的社区。”陈伟坚告诉记者,北岸社区此前聘请了有资质的机构对社区街道进行了详细考察,重点就北岸路、永怡街、村史馆等地提出升级改造方案。此外,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也组织相关部门到社区进行现场考察,对申报项目的合规性、可操作性、实效性进行论证。
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北岸社区的升级改造方案将于近期进入施工阶段。该方案亮点是升级改造区域相对集中,6个升级改造项目沿着社区的主要道路分布,改造完成后将成为社区的景观游览线。“项目周边是主要的住宅区,改造完成后必将极大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陈伟坚说,社区的方案充分参考了社区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将在各施工现场树立效果图和施工方案,并邀请社区居民共同监督落实。
“虽然目前共有6个方案获得审批通过,但如果最终效果与规划效果图差距过大,依旧不能通过验收。”张何告诉记者,申报村负责人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安全性、有效性负责,项目工程如果最终通不过验收,镇政府将收回奖补资金,全部费用由社区承担。
党建引领确保“8+1”项目高质量完成
由于各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如何确保乡村振兴全面取得实效成为难题。为此,黄江要求各村总体上按照“8+1”格局进行规划。也就是说,每个村均需建设一个小公园、一条碧道、一个小广场、一个篮球场、一个小足球场、一个村史馆,以及一个停车场和一座星级厕所,此外,还要有一个突出的亮点。
“"8"是规定动作,即使有的村提不出很好的乡村振兴项目,但只要按规定完成了8个规定动作,全村的面貌也会有大提升。”张何坦言,就目前各村提交的方案来看,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方案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
张何表示,对于已有8个“一”元素的村,建议对原有的进行提升,并根据乡村振兴发展要求,结合村域实际,向乡村振兴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再行开展亮点项目建设。选取建设试点应把握要素尽量集聚原则,以达到串珠成链、以线串面的聚集发展效果,进而补齐农村公共设施短板,提升群众满意水平。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黄江还设立了乡村振兴项目库。“接下来即将有一批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如果最终这些项目通过验收,那么相关方案就会进入项目库。”张何说,如果有的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施工方,就可以从项目库里面进行挑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黄江镇还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苏东任组长,下设五大振兴组,具体负责协调推进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领域的各项工作。
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黄江提出以打造“乡村振兴先锋堡垒”和组建乡村振兴党员突击先锋队等方式,凝聚合力,推动基层乡村振兴。
具体而言,黄江各社区及下辖党组织将在镇乡村振兴办的指导下,以“一支部一堡垒”的形式,成立村级乡村振兴办公室,作为“乡村振兴先锋堡垒”,指导辖区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同时,从各有关单位选派3-5名熟悉乡村振兴项目报批的优秀年轻干部、成员组建成乡村振兴党员突击先锋队。党员突击先锋队将指导及协助各村开展乡村振兴“8+1”项目审批等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办事效率。
目前,全镇20个村均成立了村级乡村振兴办公室,作为“乡村振兴攻坚堡垒”,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堡垒长”。按照规定,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8+1”规划的村,将获得更高比例的财政奖补。
丰富配套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随着莞深融合向纵深发展,品质生活越来越成为黄江人的追求。今年,黄江确立了“中心建设提速、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建设目标,全镇“造心计划”正在提速。根据规划,黄江将整理利用约2000亩地,用于规划建设产城融合中心区,着力打造黄江CBD中心,引进粤港澳大湾区1000强企业经济总部。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黄江专门成立生态振兴专项组,计划投入超过2000万元,推进智慧管网溯源系统建设;投入超过6000万元,通过保障水安全、配置水资源、截污控源、修复水生态以及提升水管理等措施,力争达到V类水质标准要求。
更令人期待的是,黄江还计划投入4.68亿元,对梅塘水河道、芙蓉水河道、黄京坑水库排洪渠河道、板湖河河道等13条河道实施碧道建设。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对河涌两岸进行景观整治,设置亲水平台,打造休憩空间,改善游人体验。
“黄江向南与深圳光明区进行产业衔接,建设创新融合发展先行区;向北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与松山湖旅游区结合,可打造区域生态旅游核心。”黄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由城市品质提升契机,统筹引导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并进,促进三者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寻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扩展,促进城乡发展环境的整体提升。
根据黄江镇域的整体品质,黄江将全镇划分为三区、两片的品质格局。其中,北、中、南三个城市建设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体现现代城市空间品质;而蝴蝶地水库、清泉水库周边的湿地生态片区,大屏嶂、黄牛埔以及宝山三大森林公园组成的森林生态片区,则主要体现黄江的自然生态品质。
按照规划,黄江将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基底,把山体和水系串联起来,形成“蓝绿相间”的生态网络结构,发挥其生态价值。从高空俯瞰,黄江共有两条纵向城市生态走廊,一条串联巍峨山及周边山体,另一条串联大屏障森林公园和黄牛埔森林公园,横向打通生态绿化通廊,使绿化与城市相互融合。
在此基础上,未来黄江将进一步挖掘全镇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将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保留乡村特色风貌基础上进行乡村美化工程,建立村史博物馆深挖人文历史;另一方面,发展休闲农业,通过拓展黄牛埔生态风景区等措施,打造新的旅游观光点,进而加快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链接
六个获审批通过的项目
一、北岸社区项目
(一)北岸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升级北岸路作为社区主干道,增设人行道(慢行道),规划交通线路及停车位,优化垃圾分类桶设置、设置公共标识指导牌,高压线塔及灯柱美化等。
(二)北岸永怡街及北岸三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升级永怡街作为社区主干道,同时升级贯穿北岸室外体育场地的北岸三路路段,进行道路白改黑,升级改造为柏油路,优化垃圾分类桶设置、设置公共标识指导牌。
(三)北岸村史馆工程项目:计划建设1个村史馆,面积60平方米;对周边旧瓦房旧楼房墙绘,配套1个老年康养小广场,打造以老年社交为主的健康养生环境,同时兼顾儿童娱乐场所。
(四)北岸室外体育场地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利用辖区绿地资源,将于居民密集片区唐贝新建一个五人制足球场、两个室外篮球场、同时配套一个五星级公厕,配强社区文体设施,打造居民悠闲健身阵地。
(五)北岸路口升级工程项目:计划对北岸辖区五个路口升级,同时在旧村委会路口结合路标建设1个休闲憩息地。
(六)北岸街头小景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结合社区现状,规划建设6处街头小景,通过种植矮灌木或者草地绿化,增设悠闲平台,完善辖区人居环境,。
二、新市社区项目
(一)新市社区村史馆:包括整馆土建、装修;建成后在馆内增加垃圾分类体验馆,楼顶增加小型足球场或曲棍球场等小型体育场地。
(二)新市大家乐广场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把整个广场地面砖用花岗岩石材重新修缮,在广场增加党建、灯光等美化工程,优化广场绿植;新建一现代化舞台,新建儿童游乐区,并将大家乐原有公厕升级为“5星级”公厕。
(三)新市街心小公园:进行健身器材、休闲步道建设,配套休闲设施,提供给附近居民休闲使用,增加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设施及墙绘,投入金额50万元。
(四)新市垃圾分类规范化建设工程:对社区垃圾分类实施规范化建设和强化宣传措施,设立投放点,把所有垃圾桶改为分类垃圾桶,适当增加户外体验场所。
(五)江海城片区小巷子整治工程:将全面整治该片区后巷,将居民楼之间的侧巷全部进行硬底化,将后巷一层墙面全部用外墙漆粉刷,统一颜色、统一标准,增加垃圾分类文化宣传墙绘或雕塑。
(六)新市道路升级工程:将沿江路整条道路升级为柏油路,结合沿江路建筑开展立面升级,打造现代化风格,与新市商业街互相融,打造一网红街区。
三、旧村项目
(一)投资363万元实施东升街品质提升规划项目,包括街道沥青路面、建筑外立面翻新、人行道、路灯、绿化等;
(二)投资162万元实施民安街品质提升规划项目,包括街道沥青路面、人行道、路灯、绿化等;
(三)投资约275万元实施马庙街品质提升规划项目,包括街道沥青路面、人行道、混凝土排水沟、路灯、绿化等;
(四)投资162万元实施元岗三街品质提升规划项目,包括街道沥青路面、人行道、路灯、绿化等;
(五)投资约195万元实施文化广场品质提升规划项目,包括广场铺装、球场、绿化、照明等系统工程;
(六)投资941万元实施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建设项目,包括改建文化活动中心2层楼土建及装修;
(七)投资60万元实施文化宣传栏建设项目,包括户外党建及村史文化宣传栏。
四、龙见田村项目
龙见田文艺运动广场工程包括艺术装置、艺术装饰、导视牌及水电管网工程;
龙见田文艺运动公园工程包括,配套绿化、园建设施、导视牌及水电管网工程、旧建筑外立面修整;
东江纵队马山战斗阵地遗址登山步道工程,包括配套设备,水电,景观设施,艺术装置,指示牌;
龙见田原室外篮球场升级改造工程,包括原篮球场翻新,配套康乐设施、园建设施、艺术装置、艺术装饰、相关照明、监控设施、导视牌及水电管网工程;
龙见田龙头路升级改造工程包括:整体规划两车道+人行道(绿道),进行沥青道路工程,增设人行道铺装、垃圾桶设施、路灯照明、绿化设施升级、配套街头口袋公园等小景观;
龙见田龙顺路升级改造工程包括:整体规划两车道+人行道,同时进行铺装工程,增设人行道铺装、垃圾桶设施、路灯照明,绿化设施升级;
龙见田三街升级改造工程包括:提升原有行车道,添加绿道与原绿道相连;在市场后空地规划停车场,入口标识处升级改造,市场外观升级改造;
龙见田村史馆工程包括:结构主体加固和改建。建筑主体及结构、水电、室内装修、展柜等配套设施。
五、黄牛埔村项目
(一)黄牛埔入口牌坊造价393万元,以黄牛埔广场为项目核心,临近广场的旺盛街(入村道路)建设两个(旺盛街公常路入口和旺盛街东环路入口)入口牌坊,进入牌坊象征进入旅游区。
(二)黄牛埔文化广场旅游中心区,金牛广场部分增设景观花卉、广场标识、照明设施和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中心广场部分将在两侧种植景观树木、休闲座椅等。历史人文区部分将进行彩绘、浮雕,增加游客休息地方。
(三)旺盛街文化广场路段共建设16家特色商铺,总面积375平方米,每间约20平方米。
(四)篮球场客家文化馆升级改造该项目,将建设一个客家文化馆(约250平方米)和客家风情街特色铺位16间以及篮球场一个。
(五)五星级公厕改造该项目,将对现状公厕进行提升,增加垂直绿化效果,使其干净整洁,同时更具有创意趣味,增设垃圾站,在原有公厕增设无障碍通道,对公厕外立面增设客家文化图样,增加文化气息。
(六)街角公园项目,将建设2个街角小公园,重新硬化铺砖,增设健身设施、树坛座椅,周边种植灌木花卉,提升村庄风貌。
六、袁屋围村项目
(一)袁屋围道路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对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路面进行沥青铺设及划定停车线,进行人行道路面改造,统一形象招牌,对民居房外墙立面刷氟碳漆外墙防水漆,并进行党建文化彩绘墙。
(二)袁屋围后巷改造整治工程,对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后巷实施铺装麻石路面,对外墙立面进行改造,对后巷民居雨、污水立管进行改造。
本版撰文:韦基礼
AⅢ01—AⅢ04版策划:黄少宏统筹:韦基礼钟子龙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让经典永流传,让烈士永不朽。中国歌剧舞剧院日前携歌剧《江姐》主创主演代表来到新清华学堂,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