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为355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6天的97.0%。近日公布的2020年深圳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0年深圳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良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五大河流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IV类及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处于一般(三级)水平,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绩优异,深圳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为355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6天的97.0%,比2019年上升6个百分点。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东部近岸海域水质为优,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
全年共对396个地块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全市森林面积78053.65公顷,森林覆盖率39.39%。
市场流动性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
公报显示,2015至2019年度,全市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累计下降17.49%,全市共704家管控单位按时完成2019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履约率为99.72%。2020年,深圳碳市场配额成交量133.88万吨,成交额0.26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量为126万多吨,市场流动性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
在6月5日举行的环境日宣传活动上,一批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表彰。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低碳生活,绿色时尚”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由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牵头,联合9家单位发起成立深圳碳普惠联盟,首批企业包括腾讯公司、巴士集团、机场集团、能源集团、深智城集团、交易集团、兴业银行、中碳能源、广电集团等,共同发起“碳普惠·圳先行”倡议,鼓励全体市民行动起来,响应国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号召,形成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共治、共守的新发展理念。深圳碳普惠联盟成员单位将联手探索,在碳普惠方法学研究、标准编制、模式创新、科普教育、宣传推广等多维度展开合作,鼓励更多行业生态伙伴为用户创造节能减碳的产品和服务。
新闻推荐
高考今天开始!这座城市与孩子们一起加油 深圳教育系统扎牢扎实高考安全“三道防线、五大关口”
今日,2021年夏季高考开考。据悉,今年深圳市夏季高考生共有45852人,在10个区设48个考点,正式考场1664间,备用隔离考场138间,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