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党员志愿者吴雪珍把孩子带到核酸检测点,母女义工齐上阵为辖区居民提供指引服务。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在刚刚结束的端午小长假期间,市民休息但防疫不休。一线防控人员放弃与家人过节,全身心投入到测核酸、打疫苗的现场,守护深圳市民端午假期安康。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线抗疫父母的背后,有一支“隐形部队”在暖心支持。
女儿给夜归的我留一盏灯
“妈妈,你去哪了?”“我来加班,等会儿给你叫外卖。”12日上午10时许,龙岗区南岭村社区网格员高小玲的手机响起,她按下接听键,在电话里告诉女儿端午加班的消息。
5月份以来,高小玲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扫楼”。动员居民测核酸、手把手教居民用手机预约新冠疫苗、在现场支援医护人员,高小玲的工作排得密不透风。除了时刻在一线冲锋,高小玲还是南岭村20栋居民楼的管家。她要时刻关注20个居民微信群,为近千名群众解答疫苗接种、核酸采集等问题。
“11日晚上,我和女儿一起在网上买了很多菜,有咖喱鸡扒、小龙虾,准备端午假期给女儿做个大餐。”高小玲说,不巧的是,临时接到加班通知,她又不敢面对面告诉女儿这个消息,只能让端午大餐“躺”在冰箱里。然而,高小玲说自己小看了女儿的成熟,她欣喜看到,女儿在这场战疫中也有了进步,也在成长。“女儿会给夜归的我,留一盏灯。她也学会心疼人了,叮嘱我要多喝水。”高小玲说:“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工作地点离家里只有200米,南岭村社区网格服务站副站长林远扬无数次路过家门口,却怎么都没有时间踏入家门。“凌晨下班是常态,感觉对孩子有亏欠。但孩子懂事,他们很是支持我。我在女儿的作文中看到,她说疫情防控更需要爸爸,她全力支持爸爸。”林远扬说孩子让他“好感动”。
孩子在抗疫中成长
端午节假期,在南岭村的核酸采集现场,有一对身穿红马甲的母女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经了解,这位母亲叫吴雪珍,作为下沉干部前往南岭村核酸采集点协助开展引导、维护秩序等工作。
“作为党员,我时刻都要冲在最前线。作为母亲,我要给孩子树立服务他人的榜样。”吴雪珍告诉记者,她要用实际行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孩子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吴雪珍以身作则的战疫小课堂深受女儿好评。孩子告诉记者:“为了我们的健康,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很辛苦。我也不是旁观者,我也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
吴雪珍夫妻俩都在防疫基层,很少陪伴两个孩子。“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觉得很暖心,3岁的儿子跟我们说:我会好好上学,跟姐姐玩。9岁的女儿主动制定备战期末考的学习计划,还每天带着弟弟到楼下散步。”吴雪珍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新洲社区党委副书记、沙头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队队长宋盛看来,虽然自己为女儿做早餐的承诺多次食言,但在疫情面前,小孩很理解。这样的成长,是家长最愿意看到的。
为抗疫爸妈画幅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护师李超均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是主动请缨支援核酸采样工作的:“在与家人视频时,1岁多的女儿边哭边伸出手要抱抱,把我们的心都搞乱了。”但是,冲在最前面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我们只好在心里对孩子说抱歉,李超均说。
这几天,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筋伤科医生鲁鑫和妻子也在加班加点。近日,在坪山区马峦街道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核酸临时检测点,他“偶遇”6岁的儿子。他边喊儿子的名字,边做了一个奥特曼的动作。“回家后,儿子跟我说:我为爸妈感到自豪。他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们,我把儿子画作装裱挂在抗疫的办公点。”
新闻推荐
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使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群体,日前,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联合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