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新闻 江城新闻 阳东新闻 阳春新闻 阳西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阳江 > 阳西新闻 > 正文

百年古村留住古韵焕新生

来源:阳江日报 2018-08-21 13:00   http://www.kcqsx.com/
[摘要]织镇大泉村大洲自然村保护修复古建筑

本报记者/陈思捷

8月的一个清晨,阳西县织镇大泉村大洲自然村,在一阵鸡鸣犬吠声中苏醒过来。裹着青苔的古建筑肃穆沉稳,百年古榕树依旧葱郁。在村口的鱼塘边,62岁的何鸿诗迎着朝阳挥汗作业,修缮已守护他们200余年而今已废弃的炮楼。

沿着斑驳的石板路环村漫步而行,宽阔的跑马道承载着几代人走过的时光,古井、古树、古书屋仍保留着些许旧日生活的模样。穿过门楼,眼前是数千平方米的晒谷场,七座砖瓦大屋一字排开。这些大屋均是三进三院落,屋内的屏风、雕刻、花窗、廊檐仍留有百年前富足生活的残影。

与村里的老人聊上几句,他们都会说起一段历史:清乾隆十六年,建村始祖何恬斋从阳江迁来织,在织圩上行街开设福记油糖铺,以经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并行商至全国,仅20余年,他便成了当地首富。发家后的何恬斋买下大片土地,在河边建村,取名大洲村。

“我们村不仅历史悠久,更注重文化教育,上百年前便在村中开办了私塾,聘请当地秀才授课。”踏入恬斋公书室,村民何炳棉抚摸着青石门板,不无感慨地说。在石门门楣上,左右两边分别印刻着“选”“万”二字,预示万中选一,不仅指书室的诗选作品,更是指村里的人才。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洲村人才辈出,曾出过三个举人,后人中也不乏教授、博士。而今,这里建起了农家书屋,将村里的文化传统沿袭了下来,勉励后代勤奋读书。

在村子的北面,由何恬斋亲手种下的古榕树生机盎然,挂有“柯如青铜根如石,黛色参天两百尺”的题词。一路向前,信步于25亩的红树林中,微风拂面,草木斑斓。每年7月,林间便有村民在此开展文化活动,把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党课”搬到了田间地头。

如今村里古韵犹在,新风又吹。何炳棉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里铺设了硬底化道路,改造了排污通道,搭起了污水处理池与路灯等,村里环境更宜居了,村民生活更舒适了。眼下,古色古香的大洲村名声在外,每至周末,前来观光旅游、采风写生的游人络绎不绝。

夕阳西下,站在村尾鱼塘边的亲水平台上,红树林、湖景、绿道一览无余,大泉村干部王朝侵说,作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政府已经着手对村中古建筑进行保护,恢复重建围村的炮楼,加固修复老屋。接下来,将规划游乐园、花海、人工湖等旅游项目,在保护当地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

左图:大洲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15名事主领回钱款20余万元

市反诈骗中心集中返还电信诈骗冻结资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年古村留住古韵焕新生)


 
频道推荐
  • 率先开展年检标志打证业务
  • 投诉银行遗失客户个人资料
  • 阳江市实验学校获奖人数、 奖牌分量全省首屈一指
  • 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服务
  • “最美奔跑者”35年的执着坚守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