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阳江 今日江城 今日阳东 今日阳春 今日阳西
新岭南 > 广东 > 阳江 > 今日阳春 > 正文

赴市人大常委会对口帮扶阳春市南河村蹲点系列报道① 产业“造血”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19-05-13 15:18   http://www.kcqsx.com/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对口帮扶光伏发电项目为南河村村民增收。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编者按:对口帮扶显真情,精准扶贫暖人心。2017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派出驻村工作组,对口帮扶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阳春市陂面镇南河村。近两年来,驻村工作组以村为家,多方奔走,引入产业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居环境,精准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期,珠海传媒集团记者深入南河村,开展蹲点采访报道,挖掘对口帮扶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宣传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先进经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靳碧海张伟宁

在连续多日的阴雨之后,5月10日,南河村上新坡自然村终于放晴。

天气好转,68岁的吕应强老人又忙乎起来——家里的房子正在加建二层,他希望尽快完工,好让孩子们住得宽敞一点。

就在几年前,吕应强老人一家还住在泥瓦房里,雨天漏水,阴暗潮湿。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组进驻以来,大力推进危房改造,为他们建起了两居室的新房。

吕应强家有八口人,除了他和老伴,还有儿子、儿媳以及4个年幼的孙子孙女。目前,两个老人住一间房,其他人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双人床和一个上下铺,最多时要挤6个人。

“两个老人年事已高,偶尔在家做农活,儿媳妇是聋哑人,没有劳动能力,孙子孙女最大的13岁,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驻村工作组副组长谭曙伟说,全家都靠他儿子一人在外打工挣钱,每月仅2200余元的工资真的是捉襟见肘,生活十分困难。

吕应强一家的生活在今年初发生了改变——全家共拿到40000元的分红,相当于以往两年的家庭总收入。这分红则来自于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产业“造血”,方能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克服审批难、征地难、资金难等问题,引入中国兴业太阳能公司建设地面种植、地上发电的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一期于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二期也于今年2月全面并网发电。”驻村工作组组长骆伟声称该项目为“一号工程”,因为该项目将为348名贫困人口带来每人每年4000元分红,并且收益期将持续25年。

“光伏项目分红从前年开始,2017年人均分红1000元,2018年人均分红4000元。吕应强一家有八口人,所以两年累计分了40000元,是全村最多的一家。”谭曙伟介绍说。

吕应强正是依靠这40000元的分红款对房屋进行加建。“今年想把第二层、第三层都建起来,明年拿了分红再装修。”生活越来越好,日子有了盼头,吕应强老人握着驻村工作干部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谢工作组,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生活。”

去年11月,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对口帮扶南河村的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被省扶贫办评选为“广东省十大产业扶贫示范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组结合南河村传统种植优势,投入70多万元扶持“公司+基地+农户”的135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基地年产淮山、枸杞、蔬菜等4600多吨,年增收300多万元,帮助101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要想实现贫困户真正脱贫,必须通过产业扶贫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骆伟声感慨地说,今后工作组将全力以赴,争取更多好的扶贫产业项目,让当地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拆除乱搭乱建改善镇容镇貌

岗美镇整治镇区占道经营等“六乱”现象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赴市人大常委会对口帮扶阳春市南河村蹲点系列报道① 产业“造血”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


 
频道推荐
  • 率先开展年检标志打证业务
  • 投诉银行遗失客户个人资料
  • 阳江市实验学校获奖人数、 奖牌分量全省首屈一指
  • 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服务
  • “最美奔跑者”35年的执着坚守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