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梦媚)近日,市民林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反映,她在网上购买化妆品后,有骗子冒充淘宝工作人员给她打电话,以“误把她设为代理商”为由,妄图套取她的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号码。
“喂,您好,请问您是林××女士吗?您前段时间在我们网站购买了一盒散粉是吗?”近日,林女士接到一位自称是“淘宝商城采购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因他们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林女士被拉入了公司的代理商名单,根据协议每期需要扣款500元,共6000元代理费,如果接受协议可享受7-9折的商品优惠价,如不接受就进行退办。
见对方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购买的商品、购买的时间等信息,林女士遂要求对方赶紧帮她取消代理商资格。随后,该“工作人员”表示要联系各大银行发出取消协议,并声称由电话内部线路转接给银行客服来帮她操作。电话接通后,“银行客服”要求林女士提供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和电子账户的个数,如果数据不吻合将计入征信系统。林女士感觉不对劲,马上挂断电话。
随后,林女士拨打天猫官方客服热线电话,客服表示他们没有“去找代理商”的说法,更不会让消费者通过第三方转账。“现在转账都是实时到账,一旦扣款成功,就很难挽回损失。”林女士说,幸亏自己留了个心眼才避免了损失。
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6月以来阳江市接到3宗类似的电信诈骗案报警,单起案件被骗金额最高达3万多元。民警表示,这类案件都是犯罪嫌疑人通过打电话冒充天猫、京东等客服,以操作失误将受害人列为“钻石客户”“代理商户”为幌子,诱骗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凡是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都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先到正规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凡是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的,都不要相信,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凡是发送来的退款网站链接及退款二维码,一律不要点开或扫描。
新闻推荐
省教育厅调研组到我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