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梁驰 曾宇萍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热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商场、酒吧、餐馆、KTV、健身房人头攒动,一派繁华热闹景象。随着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夜间消费逐渐活跃,各商户在做好消毒工作,并采取查验“粤康码”、测温、限流等方式的前提下,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客流。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市区的商业综合体、夜宵店、酒吧、风情街等,一探阳江“夜经济”的火爆。
“夜生活”丰富多彩,市民选择多元化
持续高温天气,凉爽舒适又集吃喝玩娱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场就成了人们晚上消遣的好去处。记者近日在晚饭时间来到百利广场,只见许多戴着口罩的市民正坐在餐饮店门口等着排位。一家大型餐饮店店长眉开眼笑地对记者说道:“每天晚上6点到9点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商场内的超市、KTV厅和健身房人来人往,或休闲购物、大展歌喉或挥汗如雨,娱乐选择多样。
在新都汇的星光集市,各摊位上都摆满了特色商品,既有手工工艺品,也有零食和特色饮品等。当天集市的主题是“梦回汉朝”,集市街上装饰着连片的油纸伞,部分身着汉服的摊主带来了发簪、团扇等古风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集市尽头的广场上,将健身和器乐结合起来的文艺表演活动正在上演,观众们一边观看节目一边参与抽奖活动,欢笑声不断。在马曹路、龙津路一带,宵夜店、酒吧等夜间消费场所也活跃起来了。“老板,一份小龙虾,加一扎冰啤酒!”一家酒吧内,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围坐在一起喝酒、吃烧烤。公园、露天球场上,随处可见散步、运动的人。随着市区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和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市民的夜生活也日益丰富。
商家各出奇招,推动“夜经济”升温
百利广场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晚7点到10点是人流高峰期,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百利广场每周都会举行特色活动吸引顾客,如暑假期间就安排了广场舞、街舞、亲子DIY等活动。各大商铺也有会员日,定期举行打折活动。同时,百利广场还不断引进新的商业项目,如各类品牌餐饮店等,积极打造空中花园,让商场内的服务项目更加完善合理。精心设置的活动直接推动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本来没打算买什么东西,但是逛街时发现有活动促销,价格很合适,就会忍不住下手。”正和家人一起逛街的张女士说。
在合理规划场地,做好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新都汇大力发展夜间集市,将文化、创意与商业相结合,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夜生活体验区。据了解,新都汇星光集市目前共有摊位300余个,分为固定摊位和自由摊位,都是免费提供给摊主,只需要提前申请。“我是8月中旬申请到集市摊位的,卖的都是自己制作的针织饰品,每个晚上的收入大概在100元左右。”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新达城、东汇城等大型综合商场也通过开展地摊文化节和车尾箱集市等活动,吸引客流,拉动消费增长。
不少商家还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改善店面装修等方式吸引客流。在市区东风三路一家露天酒馆内,记者发现整个店面的装修文艺舒适,摆满了绿色植物,抬头可观明月星空,俯瞰可赏万家灯火。“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愉悦放松的夜间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听听歌、聊聊天,释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酒馆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酒馆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发展消费新业态,打造多元包容“不夜城”
据了解,阳江市共有商业网点约2.65万个,商业面积384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1.37平方米。目前,阳江市正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如建设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和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无线网络和5G网络覆盖率,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等,期望以此营造高品质夜间消费环境,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在政府各部门的引导监管下,各大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和多户商家积极开展迎春年货节、网上购物节、家电促销以及汽车下乡等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市场繁荣。阳江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夜间购物、夜间美食、夜间娱乐、夜间旅游、夜间文化、夜间体育等六大消费领域,鼓励各大商业综合体、餐饮企业、景区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延长营业或对外开放时间,培养夜间消费文化“IP”,引导新一轮消费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左上图:市民在新都汇星光集市逛街购物。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辉南)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阳春一中学生陈承雄被录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空军飞行员,是阳江市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