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玲(左)和严彩婷分获“杜甫采风奖”和“诗情画意奖”。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黄雅楠 摄
日常经典诵读课,让同学们熟读经典,做儒雅君子。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林敏虹
“请说出带有"月"字的诗词!”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学霸一出口就是6个“月”,让现场观众自叹不如。
这是发生在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首届诗词大会总决赛上的精彩一幕。当天,从全校层层选拔而出的诗词小达人们同台竞技,角逐“最佳诗词团队”和“诗仙班”的荣誉。作为该校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的重头戏,此次活动长达3个月,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股诗词热。
“两军”对垒 总决赛白热化
6月2日下午,天气炎热,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首届诗词大会总决赛也进入白热化。
只见七、八年级各40位“诗词小达人”呈现两军对垒之势,各派选手上前接诗句,接不上的立即淘汰下台。随着诗词难度加大,台上的方阵也越来越小,终于,最后一位八年级同学也被PK下去了,七年级方阵赢得了胜利。
接着是更加激烈的小组赛,过关斩将、个人积分名列前12名的选手们组成3支队伍,从中角逐出一个“最佳诗词团队”。诗词填空、看图猜诗、听歌辨诗、根据线索猜诗人、诗词九宫格……五花八门的题目难不住这些小高手,瞧:
“他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他是唐皇室远支,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他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我知道了!是李贺!”“回答正确!”
“看下图猜诗句,并说出诗名和作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回答正确!”
台上选手抢答紧张激烈,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我已经背了100多首诗了,不得不承认,他们比我厉害。”“听说有个同学会背300首诗。”两名七年级学生边鼓掌边议论。
为白居易的诗配上自己的画
东时记者了解到,该校此次诗词大会的时间长达3个月。在总决赛之前,全校学生经历了“我爱记诗词”、“杜甫采风”、“诗情画意”、“中华好诗词”PK赛等考验,学诗热情高涨,恨不能随时吟诗一首抒发情怀。
“傍晚的夕阳映在水中,画面是那么美,如果我是一个诗人,此时应有感而发……”八(1)班学生严彩婷虽然写不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千古名句,但她为白居易这句诗做了一副画,夕阳将落时,漫天的晚霞将江水映得火红,一艘小船在江上悠闲停留,仿佛船上人在欣赏着江景。这幅画获得了此次诗词大会的“诗情画意奖”。
严彩婷没有美术功底,全凭对古诗的热情,花了4个小时画出这幅水彩画。“不仅要有景,还要有情,了解诗人的遭遇和心态,才能体会到他当时的感受。”严彩婷说,这大大加深了她对诗的了解。
八(1)班何丽玲和家人获得了“杜甫采风奖”,在学校的 “杜甫采风”活动中,她和家人各抄了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并配上了画,做成一张采风作品。“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诗词,平时读书氛围很浓,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次活动全家人都很喜欢,认为非常有意义。”何丽玲说。
日常教育
熟读经典做儒雅君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继承了这个"基因",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该校副校长曾禀仁介绍说,举办首届诗词大会,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熟读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做儒雅君子,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据悉,该校每周都有一节经典诵读课。针对低年级同学,老师们还将诗词编成歌曲、搭配动作,以唱诗的形式让同学们喜爱诗词;高年级同学则有形式多样的诗词竞赛,培养对诗词的兴趣,加深对诗词的了解。
“我们语文课组还给同学们做了《诗词推荐目录》,一年级记30首诗、二年级60首……到了九年级,可以积累300首诗。”该校副校长陈剑告诉东时记者,在浓厚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学诗热情高涨,很多同学“跨目录”背诗。在此次诗词大会比赛中,低年级选手就敢于向高年级选手挑战,甚至还有不少胜出的。
该校还将邀请家长们也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学诗、作画,把家庭读书氛围也带动起来。“我和孩子一起做了画报,也交流了彼此喜欢的诗词,一致决定今后每周抽出一天时间作为家庭读书日。”家长赵先生认为,诗词大会新颖而有内涵,希望能够继续举办。 林奶花
新闻推荐
从网络到电视吐槽类脱口秀水土不服 戳中现实痛点的自黑或互戗并非都能吸引眼球
《暴走大事件》的主持人到底是谁,众说纷纭。李晨在《撕人订制》里玩得很开。作为舶来品的脱口秀(TalkShow),在娱乐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