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鹿{上海}
前些日子,重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我摘录下一个片段。木心刚到纽约时,因为口袋里没有钱,买不起唐人街东方书局大量关于屈原的书,于是就携带小纸条去抄录。木心说,那是贫穷,也是浪漫。
当时看到这一段,我想起了从前写情书的日子。在快节奏年代,那样贫穷的慢节奏浪漫十分让人怀想。
每回看电影,我也总容易被一些浪漫的镜头打动。《芙蓉镇》里,“米豆腐西施”胡玉音因为长得美又能赚钱,遭人嫉妒,被划为新富农,老公桂桂被逼自杀。一天夜里,玉音回想起往日与桂桂的甜蜜。桂桂拎着两木桶的水走进院子,玉音看到后赶紧往门槛上一坐,仰起头,调皮地伸出沾满泥巴的双脚。桂桂领会到意思,抬起木桶,倒出水,为她洗脚。影片中这个浪漫的濯足镜头看得我心头一动。
后来,玉音被划为新富农,每天和右派秦书田一起扫大街。一个清晨,秦书田对她说,扫街并不丢人,关键看你怎么去扫。说完拿起扫把,教玉音跳起了“扫把华尔兹”。两个天涯沦落人,用一支“扫把舞”,扫走了屈辱,扫出一地诗意的浪漫。即使身处贫穷,心境仍可以高贵。
贫穷的浪漫,在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里,也有相关一幕。两个一贫如洗的流浪男女,坐在富人别墅前的草地上,开始遐想自己穿上了漂亮衣服,住进了大别墅,窗外蔬果累累,伸手可得。水杯里没有牛奶了,吹个口哨,奶牛就自动来到门前。夫妻俩坐下来,美美地分享一顿丰盛的早餐。虽然,现实饥肠辘辘,但做了个白日梦过了把瘾好像立马就活过来了。浪漫是贫贱生活最好的提神剂。
《驴得水》片名不吸引人,但其实是部非常优秀的影片。片子基调有些沉重压抑,然而亮点很多。影片里有个场景,秋阳杲杲,穿着布衣旗袍的山村支教女教师张一曼,坐在木条凳上,一边唱着《我要你》,一边剥着大蒜皮。此时,暗恋她的裴老师走过来,跟她说:“我有个同学,在西南联大,那边缺个助教,想不想去?昆明气候好,生活环境肯定比这儿强!”“昆明能下雪吗?”一曼说话间扬起竹篮里的大蒜皮。雪白的大蒜皮漫天飞舞,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那一幕,真是美啊。我从来没想过大蒜皮还能和浪漫扯上边,你看这世界多动人,只要动动脑筋,不起眼的道具也能发光,浪漫竟可以如此辽阔。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蔡慕嘉)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幕后之王》,讲述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幕后故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