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优秀电影《流浪地球》,以宏大的想象和感人的家国情怀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点赞。刘慈欣原著中的一句话在脑海萦绕:“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和才能,而在今天主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还沉浸在《流浪地球》的震撼画面,即收到宋明炜博士(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选编的中国中短篇科幻佳作集《给孩子们的科幻故事》,让惬意的新春阅读脚步染上一些幻彩,再来一番童年的回归。
《给孩子们的科幻故事》精选了刘慈欣的《中国的太阳》、韩松的《宇宙墓碑》、王晋康的《泡泡》、潘海天的《大角,快跑》、赵海虹的《云上的日子》、迟卉的《雨林》、宝树的《海的女儿》、江波的《哪吒》、飞氘的《麦子呆的故事》、夏笳的《童童的夏天》、王侃瑜的《重返弥安》、阿缺的《再见哆啦A梦》、刘宇昆的《折纸动物园》。这13部科幻小说都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的扛鼎之作,其中《中国太阳》《宇宙墓碑》等多篇斩获中国科幻最高荣誉“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
书中《中国太阳》不仅仅照耀的是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大地,这里其实更是光芒四射于莽莽地球、于浩瀚宇宙、于神秘外太空、于更多未知的领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赋能。小说中的水娃肩负“飞向星海,把人类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处”的光荣使命,有一颗敢于闯荡的强大内心,确定目标—实现目标—再确定目标—再实现目标,吃苦耐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泡泡》用肥皂泡搭建起东水西调的流通渠道,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美好的仿佛在提醒人类现实的残酷;《宇宙墓碑》以一种理性的结构安排,揭示出一种极致浪漫的感情而又完全不滥情,时间的跳跃给我们带来神秘,“碑就是墓,墓即为碑,洋溢着永恒的宿命感”;《大角,快跑》里的大角,为了给妈妈治病,遍寻良药,历
经千辛万苦,不但救了妈妈,还拯救了整个城市;《童童的夏天》里童童和机器人阿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愉快时光;《折纸动物园》里中美混血的孩子,起初对妈妈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虽然妈妈已经去世,但是仍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就是妈妈折的那些动物活灵活现并且是真的活起来似的……
“其所以神话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本书作为给孩子们看的科幻小说,在作品遴选上除了有精彩神奇的构思,清新优美的文字,精密细致的结构外,还兼顾了孩子的视角,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意在激发孩子们感受美好,发现美好,开拓开阔的想象世界,扩张孩子们的想象力,激起孩子们探索永无穷尽的未知世界的盎然兴趣和满腔热情。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科幻小说的创作科学是它的根,离开了科学就是玄幻,幻想是它的营养,滋生驰骋的翅膀,而文学是它最终表现形式。科幻文学具有强烈的未来式,它的写作对象是不存在的事物,但是又是与现实有着最紧密的关系的,即先锋性的写作和高度的写实主义。
科幻文学在中国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小说家飞氘说过:“科幻更像是当代文学的一支寂寞的伏兵,在少数人关心的荒野上默默地埋伏着。”直到1999年,科幻小说才浮出历史的地表,形成了又一次新浪潮,即第三次科幻浪潮。其中尤以几位重要作家几部重要作品的完成最为显著。比如刘慈欣的《三体》创作,韩松的《地铁》创作,尤其是《三体》后来被翻译为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在西方世界获得了普遍关注,可以说是将中国的科幻小说提高到世界级的水平。
《给孩子们的科幻故事》适合孩子们阅读,既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性,也有很好的科幻启蒙作用,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到一些优秀品质。异想天开,解放大脑,一点点走向成熟和智慧,在知识的海洋、希望的旷野翱翔!
新闻推荐
扫描二维码阅读“晶报APP”相关专题报道《流浪地球》将要在地球上“流浪”了吗?2月21日,彭博社称,伴随着《流浪地球》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