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屠龙记》剧照(李东学)李东学一提起演员李东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深情的“果郡王”,作为现象级古装剧,《甄嬛传》捧红了许多演员,播出8年后依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最近,新版《倚天屠龙记》开播引发热议,观众们发现,“果郡王”变成了“张翠山”,在目前播出的剧集中,由李东学饰演的张翠山对于观众印象中的形象有所挑战。过去观众熟知的版本中,张翠山一角都由扮演张无忌的演员分饰,不过其实在原著中,张翠山的篇幅并不少,只是在影视剧改编后,观众对于张翠山的印象并不深刻。这也是李东学接演这一角色的关键原因:“我觉得我们对这个人物要有一个重建,而且希望这个角色会是一个耐品味的角色。让观众能够真正的愿意去体会这个人物情感的时候,能够感知到。”
不怕有争议
希望呈现不一样的张翠山
在新版《倚天屠龙记》里,李东学饰演的是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以往剧里的张翠山更多偏符号化,是为了完成叙事的交代、让后面的人物更快地登场。”在这一版中,张翠山独立成章,从一个生龙活虎的青年成长为一名父亲。拍摄时,他们专门去了冬季封山的新疆喀纳斯,寻找“冰火岛”的氛围。“头几集张翠山说的这种所谓侠之大者、善恶、因果……这是戏的一个制高点,乃至于后边张无忌也是延续。”在他看来,父辈的故事对主角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人物不应该那样薄。
谈起角色,李东学俨然一个金庸迷。他说,自己和创作团队为此看了不少金庸先生的书籍和回忆录及书迷的见解,想尽可能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实合理。
他也意识到了剧中配音的问题,认为可能这几年的古装戏语境和以前的有些不同,金庸先生很多台词是文言性质,有一定律动性和韵味性,比较难把握。
李东学说,自己会等看完以后好好做一个总结。“依然真诚地希望能呈现不一样的张翠山给观众,如果观众不接受、也是正常的,我觉得网友有些正确的意见我们都接受。”
走出“果郡王”
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浮躁
每当说起李东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还是“果郡王”。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开播,一时火遍大江南北,饰演十七王爷“果郡王”的李东学也声名鹊起。
导演郑晓龙曾说,当初选择他来演是看中他身上有那种飘逸的气质。李东学说,一开始演这个人物的时候,自己还是“挨板砖第二名”,真的没有想过后来会那样火爆。但大火之后,李东学却休息了半年。第一部电影作品,他接下了《许海峰的枪》,学射击、让自己增肥20多斤,想尝试新的人物。现在回忆起来,他坦白当时是有些“自不量力”,但坚持那个心态是对的。
“你当然可以继续在古装偶像剧演,也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进行大胆的尝试,可能我本人比较传统,我会觉得后者的东西会让我更踏实,以至于不会那么浮躁,而且我比较认为这是能够支撑男演员走得长远的一个方式,不必去说追求迅速立刻马上的那些东西。”他希望多些阅历充实自己。
《甄嬛传》之后,李东学先后出演了多部影视剧,挑战了一些不同的角色,比如《钢刀》里的硬汉、《绣春刀》里的侠客……当角色的热度没有那么高时,他说,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从理工男变演员
不会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
回忆刚开始学习表演的生活时,李东学说自己进入校门后才发现演员这条路压力重重,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他,为此恶补了不少书籍和电影。
2006年,他上大三,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少年杨家将》,前一天晚上就背好了第二天十场戏的台词,很渴望能再多几句话。入行13年,李东学回顾自己的演艺之路,说最大的改变还是心态,对于火的关注程度不会那么强烈,会学着做好心理的平衡。
演员之外,他自认比较传统,很少参加综艺节目,会尝试创作一些剧本。但他一直强调,不会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可能只是有颗文艺的心:“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浅薄,所以一直是补的心态,我们周围有才学的人太多了。”
“现在网络很发达,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眼光也越来越毒,我觉得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压力会越来越大。”他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观众有很大的不同。有时,粉丝和网友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问题,虽然语气比较犀利,但就像一个小鞭子能督促着自己。(宗荷)
新闻推荐
《百年孤独》海报罗德里格·加西亚羊城晚报记者何晶3月7日清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美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