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在电影院一睹《流浪地球》这部震撼人心的国产科幻电影的确是个遗憾,但幸运的是,还有刘慈欣的原著可读。即使没有看电影时那种逼真的视听感受,但是通过阅读原著,我们依然可以跨越遥远的星空,去探寻科幻小说的魅力。某种意义上说,读原著或许比看电影拥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在阅读《流浪地球》之前,我已经读过刘慈欣的《三体》一书。这是刘慈欣的成名作,在篇幅上比《流浪地球》宏大得多也晦涩难懂得多。《三体》所涉及的大量高深物理知识对一般读者而言难以理解,相较之下,读懂《流浪地球》就容易多了,一是因为篇幅短小,故事脉络单一,主要是写人类带着地球奔向半人马座重新安家;二是涉及的物理常识不会给阅读造成障碍。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原著里的这句话堪称经典。科幻小说的魅力不是在于创造一种超越现在的未来,而是把现实的情感放大和升华。坚定的选择希望无疑是小说传达的主题。虽然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总总反复和许多纠结,但人类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最终奔着希望而去。
很多人把《三体》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划时代巨作,因为这部小说获得了雨果奖,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一致认可,其成就勿用争论。而同样出自刘慈欣之手的《流浪地球》其实更值得我们去品读,因为这部小说还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和追寻希望的坚定信念。
一位伟大的作家说过,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够鼓舞人的。《流浪地球》能够归类为这类作品,因为它由始至终都在倡导人类不要放弃希望,这种精神鼓舞人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秉承的一种生活态度。其实,人生也像《流浪地球》里那颗奔向未来的地球一样。地球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陨石的撞击、地震以及太阳氦闪等诸多意想不到的威胁,就好比人的命运一样,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而让我们摆脱困难的往往就是心中永存的希望。
希望不灭,人生就不会灰暗。人生的航程里风风雨雨,只有选择希望我们才能战胜艰难险阻走向幸福的、光明的未来。
新闻推荐
任明讲述皇后乐队传记故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将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放在34年前那场轰动全球的“拯救生命”大型摇滚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