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想念的东西,往往和故乡和童年有关。家乡泉水甘洌,出的豆腐洁白细嫩,入口软滑清醇,至今让人难忘。
俗话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是很累人的活儿,母亲将泡好的黄豆放到石磨上研磨,然后将磨好的生豆浆盛进“吊袋”中过滤,并反复挤压吊袋,直到滤尽豆浆为止。再将滤下的浆水放入铁锅中煮沸,之后点卤水凝固,将凝结后的豆腐花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盒内。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好,即成水豆腐。
后来有了走村串户的豆腐郎,母亲就很少磨豆腐了。“豆腐,新鲜的豆腐哦!”豆腐郎悠长的吆喝声,绵软得像他卖的豆腐。我攥着母亲给的一块钱,向豆腐郎跑去。豆腐郎是个慈祥的老头,他小心地把豆腐从水桶中捞起来,偶尔还会捞一些细碎的豆腐给我解馋,生豆腐那清凉香甜的味儿,直抵肺腑。
豆腐的做法很多,或汤或食,或荤或素,都各有风味。我最爱吃的是香椿拌豆腐,买来豆腐,母亲将嫩香椿头用开水一焯,暗红色的香椿芽儿就变成了翠绿色,切碎后与豆腐拌在一块儿,放上点儿盐,再滴上几滴麻油,吃得我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豆腐不仅是平民的美食,也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北宋文学家苏轼不但发明了“东坡肉”,其实他创造的“东坡豆腐”也一样享有盛名。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中有“东坡豆腐”的制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
林斤澜先生认为豆腐要“原生态”地吃才有味,他说:“把一块豆腐拌上小葱,若不是小葱时节,放半匙辣椒糊,或是盐腌韭菜花,或洒上榨菜碎末,就是两个指头撮点细盐上去也可以了。吃豆腐吃的是"白"味,加咸加辣把"白"味提起来。”
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蓉诱洪七公收郭靖为徒,做了一道菜,名叫“二十四桥明月夜”,虽然只是蒸豆腐而已,但做法十分讲究:剖开一只火腿,挖出二十四个圆孔,用兰花拂穴手功夫削出二十四个豆腐球,扎住火腿再蒸,蒸熟后火腿弃之不食,将入味的豆腐装碟上桌。“老馋猫”洪七公嘴刁得很,但吃了黄蓉的豆腐,立刻教了几招绝活儿给那傻小子。
古人言豆腐“一身清淡七分水”,这是谈豆腐的高境界,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的要淡泊人生,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乔兆军)
新闻推荐
奈飞拿下《百年孤独》改编权、《金翅雀》发布电影中文版预告片、《丰乳肥臀》制成网剧…… 文学经典影视改编风潮再起
唐娜·塔特获普利策奖小说改编的电影《金翅雀》首发预告片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妈阁是座城》将于6月14日上映约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