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互动
这两天,南京林业大学的蒋华松老师成了网红,成为了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蒋华松此次“入围”,并无一篇论文、一分科研,全靠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没发论文也能评教授,讲课高手不再一辈子做讲师。
理解
教得好才是好
流浪远方的小排球:能把课上好,正确引导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教授教授,当以教授知识为先。
不乐观的盐:在校本科生表示完全可以!现在不少老师把重心放在做科研上, 讲课讲得一塌糊涂。
争论
容易鱼目混珠
晓沉睿同09:什么标准叫教得好呢?还不如凭科研成果、论文数量,最起码有比较标准,明面上做不了假。
那只是个肉粽:能把课教好的老师很珍贵,必须鼓励!
围观
不能一概而论
木村拓哉的长发:不能一概而论,试问一个毫无科研成果的高校老师如何教育出有创造力和科研精神的学生?
含章居:不搞科研,如何能把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如何培养人才?
鼓励
回归教学本心
陆小小沐: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教得好”也要有硬货,要经得起质疑和检验,要能服众。
酒没冷:高校应该教、研并重,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也呼唤更多老师回归教学本心。
■微点评
切莫矫枉过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论文都是评职称的“硬通货”,虽然传说中也有自诩“述而不作”的名教授,但一篇论文都不发的,恐怕没有。
如今,南京林业大学开了先河,为高校人才机制做出了探索,在评级考核过程中均衡考虑学生的成长进步与老师的个人科研成果,有利于选拔真正资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怎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高校应为“潜心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的教学专长型老师“量身”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唯论文论”导致“教得好”不如“写得好”。新政有意纠偏,同时,“教得好”也要经得起质疑和检验,不能让庸才鱼目混珠。整理/张健青
新闻推荐
鱼肉鲜美,营养丰富,盛夏时节人们更喜食用。但鱼肉多刺,被鱼刺卡喉屡屡出现,令人烦恼。被鱼刺卡喉后很多人习惯会咽饭团、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