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魔童降世》票房逼近25亿,一再刷新中国动漫电影记录。虽然有人说,如今电影票房炒作很多,数字多多少少都有些水份,但这部电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代表了观众的认同。
实际上,《哪吒:魔童降世》的成功,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许多情节,在当今中国家庭都能找到原型,因此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很多观众都记得有这么一幕:哪吒一个人坐在墙头上,无聊得很。母亲殷夫人过来找他踢毽子,他内心大喜,脸上却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开开心心地和母亲玩起来。谁知,没多久,母亲就被叫去斩妖除魔了。这时,哪吒又重新回到郁闷之中。
这一幕情节,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反映出当代中国双职工家庭的一个现状:夫妻两人都要上班谋生,孩子小的时候只能放养在家里,找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的人看管着。这样,孩子的成长不但缺少陪伴,一不小心,还会闹出许多幺蛾子来,弄得父母很头疼之余,有时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独生子女和核心家庭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也成为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努力思考的问题。那么,电影是否提供来解决方案呢?答案是:有的。
在电影里,哪吒身上的力量,从叛逆导向了“斩妖除魔”的正道,中间是获得很多帮助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契机就是龙王太子敖丙。敖丙是哪吒的好朋友,他肯定了哪吒的法力,感谢他救了自己一命,这份感激给了哪吒很大的鼓励,让他坚定了要做百姓守护者的决心。
除了敖丙之外,陈塘关里喜欢和哪吒玩的小女孩,也给了他一份纯纯的友谊。她让哪吒明白,自己是天生被爱、被接纳的,由此,她保住了哪吒对于人性的信心。
这两个伙伴,都给予了哪吒很多高质量的陪伴,弥补了父母陪伴的不足。因此也成为哪吒成长的关键人物。
在传统的养育中,同伴和兄弟姐妹一直是重要的角色。他们能给予孩子很多理解,也能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所以,有同伴和兄弟姐妹的童年是不孤独的。就算父母有所疏忽,造成的损失也可以获得弥补。不像现在,普遍都是一个孩子。陪伴和引导的重任通通压到父母身上。所以,父母的责任特别大,心情也会特别焦虑。
《哪吒:魔童降世》强调了同伴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这种解决方案,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毕竟也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因此,它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同。
除此以外,《哪吒:魔童降世》还有很多情节,都能启发我们对婚姻、育儿还有家庭的思考。不过,鉴于电影还在播映,在此就不剧透太多了。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感受一下这部冠军电影的魅力吧。周公子
新闻推荐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新西兰)安东尼·麦卡滕著陈恒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7月2017年末,以二战为时代背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