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嘉怡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圣人”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最后一个“露脸”的重要角色。很多观众看到这个出场最晚的角色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在电视剧中演了多次“奸商”的冯嘉怡吗?
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这样一个形象反差极大的角色,连冯嘉怡自己起初也没信心能够演好,在婉言拒绝无果后,他甚至在进组拍了两场戏后,还在跟导演请辞。
杀青的那一天,导演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恭喜你,又完成了一部作品。”而冯嘉怡却说“我尽力了,我给我的努力打95分。”
出演“圣人”是大胆尝试
冯嘉怡2006年刚刚入行时就认识了曹盾导演,两人后来也有过合作,比如曹盾的上一部作品《九州·海上牧云记》。这部戏杀青后,冯嘉怡就去拍电影了。
那天晚上9点多,导演到了冯嘉怡所在的剧组,曹盾开门见山,“我现在有个新项目,最初我想让你演林九郎,但我觉得你演这个有把握,可对你没有新意;后来我想让你演郭利仕,我看了看也不行。所以我想让你演另一个人。”
冯嘉怡好奇地问:“谁呀?”曹盾让他猜,他猜不出来,但知道肯定不是张小敬。“我想让你演一个老皇帝。”冯嘉怡一听,连说了好几个不行。“演一个老爷爷我都发憷,更别说是个老皇帝了”。那一晚,他们聊了很久,最后冯嘉怡决定先看剧本再说。
结果,看完剧本,他更觉得自己演不了了,“你要是让我演一个奸商、黑社会没问题,或者让我演一个玄幻剧的皇帝也行,现在我要演的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那么有名的皇帝,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他的故事。中国影视圈都谁在演皇帝?陈宝国、焦晃、陈道明,这个皇帝演不好就露怯。”曹盾倒也没废话,只甩给他三个字:你得演!
那次谈话发生在2017年10月,剧组开机就在2017年12月底,“再推脱就是矫情了。”
当时冯嘉怡完全找不到状态,“最开始大家只是试戏,先拍一个出场,又拍了一场落魄的戏,没有什么正戏。我自己也不满意。”导演没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
冯嘉怡觉得这么好一个戏,不能让自己给耽误了,他当天就去找导演请了辞。“导演跟我聊的内容,总结下来就是:定下你来演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是核心团队的决定,围绕着你的造型、化装,各部门沟通、调整费了很大力气,大家都觉得你可以,你现在却要临阵退缩。”
当天晚上,冯嘉怡失眠了,他想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找导演,导演一看见他,一脸“这哥们怎么又来了?烦不烦呀!”的表情,但没想到的是冯嘉怡紧接着说了一句:“我再试试!”
靠惹人烦培养情绪
失眠的那一夜,冯嘉怡想了很多,他最被人熟知的角色是2009年在《蜗居》中饰演的奸商陈寺福,紧接着又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出演了李若秋,自此奠定了“中国式奸商”的形象,“后来,找我的10部戏里面有8个都是演奸商的。”想改变吗?当然想,但是需要机会。“别的演员都敢接受挑战,我为什么不敢?”
冯嘉怡跟导演说:给我15天,不要拍我的戏,我想想办法。而他扮“老”的秘诀,就是“尽量少睡觉!”其实这都要归功于失眠的那一夜,“我平时起床,都是先在床上赖一会儿。那天没睡好,眼睛也睁不开,腰酸腿疼,起床时还得拿手撑一下。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人老了的感觉吗。”于是,只要一有冯嘉怡的戏,他就只睡三个小时,“眼泡肿,还有血丝,身体倦怠,说话也没有精气神儿。”
这些都属于物理上的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理解圣人的处境,“李隆基在位这么多年,天天跟这帮大臣斗智斗勇,已经倦怠于政务,但是又要硬着头皮干。”抓住这个心理,还要进入这个感觉。所以冯嘉怡也知道,那段时间在片场肯定特不招人“待见”。“一到片场,我就开始烦,看什么都烦,培养情绪。”人家给拿杯水,冯嘉怡话也不说,就抬头给一个眼神,人家给他搬把椅子,他“谢谢”也不说,也不坐,四处溜达,还提前就把黄袍穿上,胡子挂上。
找到门路的冯嘉怡,又试了一次,“从其他人的眼神上,我知道路子对了。”带给冯嘉怡自信的这场戏,正是结尾时郭利仕扶着圣人来到靖安司,圣人看了看那些模型沙盘,又抬头望天的那场戏,“现在网上很多剧照都是那一刹那拍下来的。”
全剧播出后没找到弹幕键
冯嘉怡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出场很晚,整部戏在播出前期就掀起了很大的热度和反响,他也从一开播就在追,“我看了好几遍,每出三集,只要没更新就再看一遍,我就是要连贯着看,也是学习人家好的地方。所以现在,我几乎能把每个角色的台词都背下来了。”
他觉得这部戏里的每一位演员都演得非常好,还曾跑到其他演员的微博下面评论说:你们演得太好了,我都不敢出场了。
虽然在追剧,不过冯嘉怡却不会看弹幕,“我不知道怎么看,还问过别人,人家告诉我右上角有一个按钮,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找到。”
但微博上的评论,他会关注,“我觉得现在的网友真的都太聪明了,都是高智商。有时候看大家骂圣人,我都能乐出声来。比如大家说圣人就是个大忽悠,还说他是"嘴炮"。”冯嘉怡还写过两篇微博解释大家对剧情的评论,“我特愿意看他们在微博上留的东西,有时候憋不住也回一些。同时,我也很感谢网友的评论和指正。”
“圣人”,之于冯嘉怡,如今已经从一个他不敢接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他要去“感谢”的角色。
文/图宗禾
新闻推荐
逾47万人参加“反暴力、救香港”集会 齐唱国歌,高呼“我爱中国 我爱香港”,充分展示主流民意
8月17日,47.6万名香港市民冒雨来到位于金钟的添马公园,举行“反暴力、救香港”大集会。南方日报记者摄●南方日报、南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