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年8月
在光的纸上,写下让光喜悦的诗歌。光影世界,如幻如影,在这个随时都在消逝的世界上,唯有生命的永恒能够超过消失,光永在,而消失的事物要跟随光,让光带到永恒的境界。诗歌就是超越消失的事物,获得永恒的能量,不断敬畏光,为光而努力的密码。
电影是光影艺术,电影是光的绘画,是把诗歌画出来,伟大的电影史把真理画出一种拯救的声音。
《戴斯蒙德?道斯》这首诗是观电影《血战钢锯岭》的一个创作,体现了对艺术的理解,对精神创造的审视。
这首诗写道——
他的青春接受了完美的洗礼
丘比特指引他与美丽的多萝西的爱情
他拒绝持枪,蒙上懦夫的耻辱
竟然,用《圣经》对抗军事法庭
那份天真像赤道海洋的风暴
最终,他还要对抗杀戮与死亡
生命的绝壁,用漫长的绳索架一线生机
硝烟的生死间,缝合战争的伤口
这首诗简单明了写了一场电影的内容,这部电影的内容是战争中的士兵拒绝杀人,因为真理的准则不允许信仰真理本体的人杀人。战争杀人很残酷,遵守真理的准则是令人佩服的。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这首诗是一种对坚守真理的人的一种直径,也引读者对真理需要敬畏,信仰真理就要持守真理的准则。
在日光之下,人没有新鲜事,人唯一值得一做的是顺服真理,敬畏光明,让爱成为生活,让爱成为人生的推力与动力。
诗人《事物》一诗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找到事物的背后,是人应该从黑暗里脱离出来,从麻木中醒来,从捆绑中拒绝纠缠,坚定地接受光的最高境界,当人的心理有光源,就不会被世界的假象、诱惑、利益、人性的弱点缠住。
《事物》一诗写道:
一根芦苇可能不是事物
他长在洲子上是的
看到他在河里飘,是的
芦苇作为人的软弱容易受伤,芦苇在动荡中,在环境中,就成为一个关键词,如何摆脱环境的恶劣,如何获得生命,这是芦苇需要面对的,这就是芦苇成为世人的写照。
人,始终是思考的芦苇。童年是类似于天国的存在,童年具有天真与纯洁,还没有更多地沦陷到堕落的成人世界。
两个小男孩可能不是事物
在摔跤,在争论一道算术题是的
人与人的纠缠,在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然而客观正确的只有真理本身,人是局限的存在,当真理让人获得常识与真理的内容,人才会成为正确的注释。就连孩子也不例外。
月亮可能不是的,你联想到太阳
月亮是的,太阳也是的
客观存在的宇宙自然万物,是造物主创造出来的。当人把周围的一切向用利益来衡量,把宇宙、自然、万物,当成自己欲望的支配,那么,日月也被人的欲望污染。
人要承担自己作为生命的责任,在家里,在社会上,都需要承担应该的基本的责任。人的基本责任是去爱,在爱的本体面前,在真理面前,承认人的局限,承认人的器皿需要给自己、给家人、给周围的人带来爱的活水。
你可能不是事物,作为父亲
作为儿子,作为丈夫是的
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是的
人的努力,在于找到自己的本位,找到人应该回到的本位,人都不在自己的位置了。诗歌就是矫正人错误的位置,让人回到真理生命里正确的位置。
新闻推荐
10人核心团队做出国内首部AI纪录片《你好,AI》导演陈怡:用人文手法 让AI接地气
《你好,AI》海报探讨AI与人类的关系用AI技术保存敦煌壁画陈怡与团队在工作中季冠霖(左)与陈怡展示AI在五个领域的应用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