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微评身边事》节目视频阅读,是个能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闲暇之余,一杯清茗,几许墨香,静心阅读,感觉惬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书本阅读转移到了网络阅读,网络文学的火热,是时代的必然。
《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去年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为159.3亿元,同比增长23.3%;1755万网文作者创作的各类网文作品,累计已达2442万部(种),而网络文学的读者规模更是突破了4.3亿人,各项指标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出版行业总体水平。
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广大网民见识到了网络文学的魅力,而这篇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开端。
之后的20多年,我国的网络文学突飞猛进。近年来,随着《琅琊榜》《甄嬛传》《步步惊心》《花千骨》《欢乐颂》等一大批脱胎于网络文学的影视剧热播,更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文学热潮。
对于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当然要拍手叫好,但对于其急速扩张背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不引人思考,比如说,网络文学的过度商业化、作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等,特别是资本加速进场后,对作品内容及质量产生了很大干扰,甚至影响到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大批作者不管自己是否擅长,疯狂扎堆,模式化的情节和对话比比皆是。而为了累积流量,有些网络小说越写越长,数十万字、上百万字的作品层出不穷。
网络文学原本的活力在于创新,但长期过度的商业化,会导致其创新能力的缺失、创作活力的降低。对流量的过度重视,也会导致作品创作的功利化,跟风写作、抄袭模仿之风日盛,很容易误导青少年读者,甚至出现“三观不正”的问题,某些火爆的“霸道总裁文”,被直接指向拜金主义,导致价值观扭曲。
任何事物都需要与时俱进,网络文学同样如此。在初创阶段,网文靠标新立异博取流量或许管用,但在过后的沉淀期,以质取胜才是正道。另外,随着影响的扩大,网络文学还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流量而不顾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撰稿:李勇智)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伦敦10月14日电2019年度英国布克文学奖14日晚在伦敦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英国出生的非洲裔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