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左步稻田书屋。 本报记者孙俊军 摄本报讯(记者 冷启迪)秋收时节,左步村又多了一处风景——一座绿色框架的玻璃屋静立在金黄的稻田旁,屋内摆放着木质书架和众多等待上架的书籍。书屋的主人是该村的村民徐东好和侄儿徐家杰,他们正在为这座书屋的开张而作最后的准备工作,书屋本月底将向村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书屋的主人徐家杰是个“海归”,从智利回到左步的他发现,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工程的推进,左步村日新月异,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建个共享书屋的想法就这样诞生了。”
他的创意得到了姑姑徐东好的全力支持,选地址、开荒、建玻璃房、种树、做绿化……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如今,绿树掩映下的玻璃书屋如同小小绿洲,为左步带来了更加浓郁的文化气息。“现在工程基本完成,只剩下运书和上架了,我们的书屋藏书量有5000多册,会设置阅览座位十来个,WIFI网络全覆盖。书屋旁边还有一个小吧台,会增设饮料和茶点。大家在村里逛累了,可以来这里喝上一杯咖啡、看看书,享受不同时节的乡村美景。”
新闻推荐
喜欢上董桥的文字,是从他的《旧时月色》开始的。他有一方闲章“董桥痴恋旧时月光”,短短几个字,我仿佛看见一位穿长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