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宏
“亢龙有悔”出自《周易》第一卦乾卦上九爻。亢龙既指过于张狂的龙,也指飞得太高的龙。其本义是过于张狂的龙,将来会懊悔。引申义为过犹不及,做人做事做过头了,将来必然产生懊悔。
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有两层象征意义。以过于张狂的龙比喻位高权重时过于强势或好权霸道的上位者,因为过于张狂,最后必然会因失众、失势而懊悔。以飞得太高的龙比喻身居高位的上位者,出于留恋当下的位高权重也好,出于高处不胜寒也罢,产生了回归平静生活的念想,但又无法实现,因而心生懊悔。前者是迫于形势变化,而被动产生的懊悔;后者是因自己内心变化,而主动产生的懊悔。上九爻实际上是想告诫人们处在人生圆满或得意之时,功不可独享,势不可用尽,正如曾国藩说:“人生贵在抱残守缺。”所以,人生若到了“亢龙有悔”时,是一种不好的局面。
但是,在金庸先生创作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恰恰“亢龙有悔”是威力最大的一掌。我们从另一角度看,仅从这一招式,就可以看出金庸先生一定是易学大家,他对易理有至深的感悟。小说中这样描写:降龙十八掌的精义,乃是“有余不尽”四字,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怎样才能使人生做到“有余不尽”?答案就是一个“悔”字!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必需的修行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学习的过程,概莫能外。人若没有学习,一定不可能在这世界上生存。那么一个人要想学得更好,其内在动力从何而来?答案是从后悔中来!
后悔不是贬义词,它是基于自己对过去状态的不满足而产生,是一种希望改变目前局面的进取心态。“悔”是“悟”的开始,只有后悔了,才会有开悟;只有开悟了,才会产生智慧。内在追求的动力也随之产生,并且源源不断。
《周易》用“吉、凶、悔、吝”描述了人生时常要面临的四种局面,吉和凶是确定的、好或坏的局面,悔和吝是待定局面。有了悔,则坏事会转变为好事,局面由凶转向吉;在困境中仍执迷不悟,则好事会转变为坏事,局面由吉转向凶。
周星驰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把降龙十八掌演绎得惟妙惟肖,准确演绎了易理精华。当苏乞儿和无极对决时,苏乞儿打完了降龙十七掌,只差最后一掌第十八掌不会,因为在练习过程中一直没有悟出来。无极没有被打倒,反过来就把苏乞儿打倒了,并洋洋得意地对苏乞儿说:“太可惜了,只剩下最后一掌了,为什么不打出来……”千钧一发之际,大风吹开掌谱一页页翻过,倒在地上的苏乞儿突然开悟——第十八掌,就是要把前面的十七掌系统地整合起来!果然,最后一掌亢龙有悔,威力无穷,把无极打得魂飞魄散。
电影用镜头形象地演绎了“悔”和“悟”人生境界,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后悔的作用,在于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从而让自己有了永不停止的追求。所以,亢龙若有悔,不断反省,不断升华,百尺竿头进一步,人生更上一层楼。“亢龙”若不悔,继续执迷,不思悔改,结局必是自坠恶道,咎由自取。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梁燕芬报道日前,都市爱情剧《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正式杀青,该剧由《我的前半生》原班底打造,宋茜、郑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