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启智
一项覆盖贵州大学城7所高校大一新生的体检数据显示:学生中9.15%超重,21.75%过轻,29%有睡眠障碍,仅5.6%具备健康素养。这项调查的数据,当属青少年学生群体健康状况的样本,是全国各大高校学子身体健康状况的镜像与缩影。大一新生适逢人生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本应整天活蹦乱跳,是“吃铁都能消化”的年龄,竟然有接近10%的学生超重,这种状况当然需要扭转。如果说超重与肥胖属营养过剩,体重过轻则是营养不足。小女生们爱苗条同时,更要爱健康。学生睡眠障碍率高达29%,折射出广大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普遍不佳的现实,这既与学习压力有关,更与生活方式、休息习惯密切相关。改善学生睡眠状况需要专业指导,至于健康素养,它牵涉到健康知识理念、健康生活习惯还有健康生活能力,也呼唤系统管理。
高校建立学生健康管理体系很有必要。将学生的健康管起来,更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身体是工作与生活的本钱,假如没有好身体,一切美好生活愿景都可能沦为水月镜花。高校学生刚刚迈过成年门槛,独立生活刚刚开始,此时循序渐进了解系统的健康常识、建立必要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掌握一定的健康技能,对于培养强壮体魄乃至促进一生事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习得健康生活方式,并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生活与管理健康,想必亦属养生内容。在健康养生问题上,我们要摆脱一个误区:健康养生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跟年轻人不沾边。实际上,健康养生从青少年时期就应开始,只是许多人在年少时因为身强力壮没有注意。不少人上了年纪以后,某些慢性疾病慢慢浮现,即是年轻时未能保重身体埋下的祸根。比如,许多中老年人慢性肠胃病症状比较明显,而且久治不愈,多半是年轻时饮食生冷不忌所致。
劳逸结合也是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忘我投入工作或者学习中,固然值得称赞,但也须讲究适度与分寸,切不可过度劳累。长期过劳将引发各种身体疾病,严重的会害人性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发的过劳死案例,为大众敲响珍惜生命的警钟。前段时间,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不幸倒地猝死,再次给人们以沉重警醒。
非常期待更多高校建立学生健康管理体系。在这个健康管理体系中,应该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健康规划与实践课程,也有着眼特殊人群以及针对学生个体的健康维护与促进方案。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深入与细化,也是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高校也完全有能力建立这个体系,无论在人才资源聚集、学术研究氛围,还是专项资金支持方面,高校都具有普通中小学不能比拟的优势。
高校建立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是惠及学子、家庭以及社会的好事,它必将为青少年学子人生追梦和拥抱幸福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系媒体人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报道12月9日,金铁木执导的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在北京举行媒体看片会。该片用演员来演绎战国人物的...